其實合同當中有的時候約定的保證期間跟我國法律上所規定的訴訟時效這兩者之間根本就沒有什么大的沖突,只不過有人在第一次了解到保證期間的概念以后會覺得,既然超過了保證期間也不能提起訴訟了,那這樣一來和超過訴訟時效所帶來的結果都是相同的。下面小編就詳細的給大家介紹一下,保證期間和保證訴訟時效有什么不同?
一、保證期間和保證訴訟時效有什么不同?
1、規范的目的不同。
訴訟時效的目的在于通過對民事權利的限制,督促權利人行使權利。保證期間的設定基于保證制度中平衡當事人利益的考慮,避免債權人因怠于行使權利而加大保證人的風險。
規范的性質不同雙方的區別在于,訴訟時效屬法定期間,保證期間屬約定期間。
2、起算點不同。
訴訟時效起算點為權利人知道或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之時,而保證期間自主債務履行期屆滿時開始起算。
3、法律效力不同。
訴訟時效屬可變期間,可因一定的法定事由而發生中止、中斷或延長的法律后果,訴訟時效屆滿,消滅的僅是勝訴權或產生抗辯權,實體權并不因此而喪失。而保證期間在性質上屬于民法理論中的除斥期間,即權利人享有某種實體權利的存續期間。期間已過,該實體權利即告消滅,消滅的是實體上的權利。保證期間屆滿,債權人尚未主張權利的,則保證人免除保證責任,債權人喪失的是實體權利。傳統民法理論認為,除斥期間為不變期間,不因任何事由而中斷、中止或延長。
二、何為保證期間與訴訟時效?
所謂訴訟時效,是指權利人在法定期間內不行使權利即喪失請求法院強制義務人履行義務的權利。它是權利人在實體權利受到損害時請求司法保護的期間,權利人所享有的權利為訴訟中的勝訴權,而非實體權利,消滅的是權利人的勝訴權,而權利人的實體權利仍然存在。訴訟時效期間是法定的,不能由當事人約定。因而,訴訟時效與保證期間是兩個性質完全不同的概念。
從知道侵權的那一天開始就能夠提起訴訟了,而保證期間也只能夠等到相關的義務已經履行完畢后,只要不超過時間的約定仍然能夠提起訴訟。再者,訴訟時效從廣義上來說是為了保障我國全體公民行使相關權利的一種法律保障,而保證期間僅限于雙方的合作當中。
妨礙民事訴訟的強制措施有哪些?
虛假訴訟罪的牽連犯是怎樣的,牽連犯的處罰原則是什么?
勞動合同糾紛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受強制措施是否享受年休假
2021-02-19著作權人的種類及著作權的內容
2021-01-17拆遷隊暴力執法會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1-03-14公司在上海股交中心掛牌是否影響其在主板中小板創業板上市
2021-01-09婚前財產協議要怎么樣簽訂
2021-01-11離婚時夫妻債務如何清償
2021-03-19贍養費收入法院能查嗎
2020-11-27老公動手打你怎么處理
2020-11-15挪用公款多少可以立案
2021-02-01合同變更的原因包括什么方面
2020-12-23半路夫妻領證后有繼承權嗎
2020-12-21成立業主委員會流程有哪些
2021-01-16勞動合同終止是否包括勞動合同解除
2020-11-19試用期辭退的條件有什么
2021-03-24公司裁員是否一定要給補償
2021-01-04勞動爭議管轄異議
2020-11-29請問雙方居間協議受法律保護嗎
2020-11-23保險合同的解除權如何體現
2021-03-08法律對人身保險的投保人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24人身保險的基本范圍包括哪些
202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