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這個社會,企業改制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可以看到,這是為了企業更好的發展而實施的。企業改制之后會有一筆企業改制款,那么,對于這筆企業改制款在我國法律上規定了訴訟時效嗎?接下來小編將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企業改制訴訟時效在我國法律上是怎樣規定的這個問題以及與其相關的一些事項。
一、行政訴訟起訴期限與民事訴訟時效有兩點區別
(一)行政訴訟起訴期限與民事訴訟時效分別規定在程序法與實體法當中,超過期限,當事人喪失的權利及后果不同
起訴期限,是原告必須在一定的期限內提起訴訟,如果超過了這一期限,法院則不再受理其起訴。它規定在《行政訴訟法》及其解釋之中,屬于程序性規定。在行政訴 訟中,原告超過起訴期限喪失的是“起訴權”。與此相適應,在行政訴訟中,法院對原告的請求是否超過起訴期限在原告起訴時就應當進行。如發現原告起訴已超過 起訴期限,經詢問原告沒有耽誤起訴期限的法定情形,則告知其不能起訴,如其堅持起訴,可以裁定不予受理。
訴訟時效是權利人的民事權 利受司法保護的時間界限。它規定在《民法通則》及其司法解釋之中,屬于實體性規定。超過訴訟時效,權利人喪失的是受司法保護的權利,通常稱之為“勝訴權 ”。與此相適應,在民事訴訟中,法院對原告的請求是否超過訴訟時效在受理案件之后才進行審查。超過時效并不影響原告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也不影響法院受理 案件。因此,在民事訴訟中,原告超過訴訟時效提起的訴訟,法院查實后會判決駁回其訴訟請求,而不是裁定駁回其起訴。
(二)訴訟時效存在中止和中斷問題,起訴期限不存在中止和中斷問題
實 踐中,有些人以為在起訴期限問題上,凡行政訴訟法及其解釋沒有規定的,要參照民事訴訟法的規定。他們認為,行政訴訟法及其解釋沒規定起訴期限的中止與中斷 問題,因此,中止或中斷問題應參照民事訴訟法的規定。但一個淺顯的事實是,訴訟時效是《民法通則》及其司法解釋規定的,雖然它在民事訴訟中經常使用,但不 能說它是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因此不能在起訴期限上參照適用。
二、行政訴訟法與民事訴訟法在期間的耽誤上規定是一致的,二者不屬于期間的中止與中斷
行 政訴訟法與民事訴訟法都規定了期間的耽誤。《行政訴訟法》第四十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特殊情況耽誤法定期限的,在障礙消除 后的十日內,可以申請延長期限,由人民法院決定。”《民事訴訟法》第七十六條規定:“ 當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或者其他正當理由耽誤期限的,在障礙消除后的十日內,可以申請順延期限,是否準許,由人民法院決定。”由此可見,二者在期間耽誤事 由上措辭雖略有不同,但實質是一樣的。《行政訴訟法》與《民事訴訟法》在期間問題上均只規定了耽誤問題,并無中止、中斷的規定。
三、對《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四十三條規定的理解與把握
《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四十三條規定:“由于不屬于起訴人自身的原因超過起訴期限的,被耽誤的時間不計算在起訴期間內。”這一規定是對《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四十一、四十二條在起訴期限問題上作的進一步解釋,這屬于起訴期限的耽誤問題。
對 《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的起訴期限的耽誤,筆者認為應從以下方面把握:
1、“不屬于起訴人自身的原因”應嚴格限定在不可抗力、人身自由受限制、 重大疾病、婚喪嫁娶等確實不能行使起訴權利的范圍內。是否構成期間的耽誤,應根據行政訴訟法第四十條的規定,由人民法院決定;
2、原告因不服行政行為進行 申訴信訪及行政機關答應調查處理或給予解決的行為,不能作為起訴期限耽誤的理由。對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受行政行為侵害進行救濟的途徑有兩種,分別為行政 救濟與司法救濟。選擇行政救濟還是選擇司法救濟是當事人自己的權利。當事人選擇行政救濟,不選擇司法救濟是當事人自身的行為,當然屬于起訴人自身的原 因;
3、起訴期限的耽誤事由,應由原告承擔舉證責任。雖然對于原告是否超過起訴期限由被告負責舉證,但原告主張起訴期限耽誤的,應當由原告承擔舉證責任。
四、起訴期限的起算應嚴格按《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解釋的規定進行
根據《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四十一、四十二條的規定,起訴期限的起算點有三個:
1、未告知訴權或起訴期限的,從知道或應當知道訴權或起訴期限時開始 計算(3個月或15日等法定期限);
2、不知道訴權或起訴期限的,從知道或應當知道具體行政行為內容之日起開始計算(2年);
3、不知道行政行為內容的, 從行政行為作出之日起開始計算(5年或20年)。
起訴期限規范在法律規范分類上屬于技術性規范,其立法的目的是為了實踐中統一掌 握。根據《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只有以上三種計算方法。學理上有些人認為應當“從知道或應當知道合法權利受侵害之日起開始計算”,有些人認為應當 “從知道行政行為違法之日起開始計算”。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企業改制款屬于行政訴訟,因此應該嚴格的按照行政訴訟法中的規定執行。如果大家對于企業改制訴訟時效在我國法律上是怎樣規定的這個問題還有什么不太清楚的地方,小編建議最好在當地找一個專業的律師進行詳細的咨詢,他們會給出專業的意見。
房屋拆遷時,房地產開發企業如何就補償款繳稅?
企業員工競業禁止合同怎么寫
企業清算需要多長時間?清算程序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最新交通事故賠償標準及計算公式
2020-12-31濟南執法車遭槍擊,公民怎樣反對暴力執法
2020-12-07離婚調解怎么進行
2021-01-05婚姻自由原則內容包括哪些
2020-11-30指定管轄是指什么
2020-11-13房子抵押給個人了執行局可以執行嗎
2021-01-21信用卡逾期多久會被終止合同
2021-01-01訴訟期間未申請財產保全,車輛可以過戶嗎
2020-12-23怎么保護商業秘密
2021-03-14國際鐵路聯運發生的貨損能直接起訴嗎
2021-01-19農村自住建房傷亡賠償案件分析及對策有哪些
2020-12-11如果未超過保險限額由誰負責支付賠償款
2021-01-224s店試駕出車禍怎么賠償
2020-11-11從一起賠案看保險公估的幾個法律問題
2021-03-16車輛被毀,保險公司按保險金額賠償
2021-02-09保險利益的確立條件有哪些
2020-11-09財產保險索賠有沒有時間限制
2021-03-10公眾責任險附加條款內容是什么
2021-01-06保險法司法解釋(一)內容有哪些
2020-12-17旅行社責任保險主要功能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