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我國法律規定,如果當事人沒有法定或者是約定的義務而幫助了別人,并因該幫助行為使自己遭受了損失,那該行為就能被認定為無因管理。具體從法律上講,無因管理行為不包括哪些呢,也就是說,哪些行為不能構成無因管理呢?下面將為您做一個較為詳細的闡明。
一、無因管理行為不包括哪些
不真正無因管理也叫準無因管理,是指管理人所管理事務是為管理人自己,而非為他人而管理事務。不真正無因管理不具有真正無因管理的主觀要件,即管理人是為自己而管理事務,而不是為他人管理事務,因而不構成真正無因管理。管理人與本人之間不能產生法定的債權債務關系。
不真正無因管理包括三種類型:
(一)誤信管理。
誤信管理是指管理人誤信他人之事務為自己之事務管理。
因本人的過失,或因管理人與本人雙方均有過失或均無過失,使管理人產生誤信而加以管理的,本人與管理人之間產生不當得利的法律關系,本人可以請求管理人在現存利益限度內返還不當得利。因管理人的過失產生誤信而加以管理的,本人可以請求管理人返還其利益,并不以請求返還時現存利益為限,管理人與本人亦可產生侵權之債的法律關系,管理人承擔侵權損害賠償責任。
(二)不法管理。
不法管理是指管理人明知為他人之事務,仍作為自己之事務而管理。
在不法管理中,管理人是以自行取得管理效果為目的,主觀上是為自己而管理,客觀上將管理利益歸屬于自己,對本人造成損害,構成侵權行為,管理人應承擔侵權損害賠償責任。管理人所賠償損失額的計算,當管理人所得利益低于本人實際損失時,以本人的實際損失計算;當管理人所得利益高于本人實際損失的,以管理人的所得計算。
(三)幻想管理。
幻想管理是指管理人誤信自己之事務為他人之事務,而管理。
在幻想管理中,因管理人的誤信,將自己的事務當作他人的事務進行管理,所管理的事務為管理人自己所控制,尚不會與他人產生法律關系。但管理人將所管理的事務進行處分時,亦可能產生不當得利或侵權之債的法律關系。
二、哪些行為不能構成無因管理
不適法無因管理包括三種情形:
(一)管理事務不利于本人,且違反本人的明示或可得推知的意思。
(二)管理事務利于本人,但違反本人明示或可得推知的意思。
(三)管理事務不利于本人,但不違反本人的意思。
希望對您能有一定的幫助。在實踐中,作為無因管理人,如果您因好心作出管理行為而使自己受到損失,但被管理人卻不愿補償您的損失的話,您也大可不必灰心,此時,您可以去咨詢一下專業的律師,讓律師根據您的具體情況,為您爭取最大的權益。
主債務到期后,簽訂的保證合同有效嗎?
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的計算
債務人行使的抗辯權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舉報非法行醫
2021-01-12投資公司多久可以變更
2021-01-25土地征收補償原則
2020-12-29即將被執行的房產能否保全
2020-11-18買賣雙方的合同中明確約定支付定金,一方違約定金罰則如何適用
2021-03-12申請減刑假釋滿足哪些條件
2020-11-13吃霸王餐構成什么罪
2020-12-15胎兒夭折遺產該如何繼承
2020-12-29無故減薪算辭退嗎
2021-03-13房地產開發企業發票如何管理審核
2021-02-11人事外包與勞務派遣有什么區別
2020-12-13人壽保單能轉讓嗎,人壽保險不賠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24投資理財保險的注意事項
2021-02-06產品責任糾紛如何進行歸責
2020-11-27飛機延誤的賠償流程是怎樣的
2021-02-10保險合同轉讓都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
2020-11-22解釋保險合同條款應當遵循的原則有哪些
2020-11-20保險欺詐包括哪些行為
2021-02-24保險代理合同的內容
2020-11-28林地承包合同范本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