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訂立合同肯定是需要雙方都必須做出某種行為才能使得合同達到最初期望的效果,但是合同內容的履行也是需要雙方積極主動并且總會有一方需要優先進行自己的工作的,后履行的一方在先者沒有完成工作之前是可以拒絕開始的。下面一起來看看先履行抗辯權指的是什么?
一、先履行抗辯權指的是什么?
先履行抗辯權,本質上是對先期違約的抗辯。先期違約是指一方當事人首先違約,是另一方不履行合同的原因。先履行抗辯權是對負有先履行義務一方違約的抗辯,亦即對先期違約的抗辯。
先履行抗辯權是對違約的抗辯,這使其區別于權利消滅的抗辯。權利消滅的抗辯是因合同履行效力消滅,當事人享有的拒絕履行的抗辯權。比如,發生不可抗力致使一方合同義務全部不能履行,遭受不可抗力的一方對相對方要求自己履行合同的請求,可主張權利消滅的抗辯,拒絕履行合同義務。當不可抗力致合同部分不能履行,亦發生權利消滅的抗辯,當事人可以履行能夠履行的那一部分。當不可抗力致合同遲延履行時,一般情況下,另一方的履行期限應當順延(特別是在一方履行是另一方履行條件的情況下)。如果遲延履行一方要求在后履行的一方如期履行時,在后一方拒絕按原期限履行,不屬于先履行抗辯權而屬于權利消滅的杭辯權。因不可抗力致自己一方履行遲延,合同對另一方履行期限的規定隨之失去效力。
創立先履行抗辯權的概念,有助于區分雙方違約和一方違約的問題。中國《民法通則》第113條規定:“當事人雙方都違反合同的,應當分別承擔各自應負的民事責任。”在雙務合同中,由于雙方義務的關聯性,雙方各自違反應承擔的義務,各自承擔相應責任的情況,是很少出現的。司法實踐中,常有將一方先期違約,另一方中止履行合同認定為雙方違約,而令雙方同時承擔違約責任的情況。先履行抗辯權反映了合同義務之間聯系,運用此概念,能夠清晰地說明一方先期違約與另一方中止履行合同的關系。這對正確認定當事人行為的性質和違約責任是很有用的。
法律為合同當事人設立先履行抗辯權也是為了保護雙方之間的交易能夠有秩序地進行并且給予了后一方合同履行者保護自己利益的一項權利,同時也給合同履行方面的糾紛提供了法律的根據。
什么情況下可以行使不安抗辯權
不安抗辯權行使怎么確定
債務人行使的抗辯權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出租后被兩次轉租合法嗎
2021-02-26侵犯網絡著作權的行為有什么
2021-01-15工會之間股權無償轉讓要交稅嗎
2021-02-20紅字發票信息表怎么填
2021-01-25拆遷安置房可以過戶嗎
2020-12-18哪些屬于夫妻共同債務,夫妻共同債務如何負擔
2021-02-13離婚后前夫不讓我探望孩子怎么辦?
2020-12-23承包經營權能否繼承
2021-01-16破壞軍婚有什么后果
2020-12-20人身傷害侵權人死亡有誰賠償
2021-01-01家暴屬于治安案件嗎
2020-12-28商業銀行承擔責任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0對事故認定書不服但又過了復核日期怎么辦
2021-02-04非全日制用工情況下勞動合同何時終止?
2021-01-01實習協議包括哪幾部分
2021-01-27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2020-11-18勞動爭議仲裁調解程序的三個階段
2020-12-14家庭財產兩全保險條款范本
2021-03-11應該怎樣投保不計免賠特約保險
2020-11-17佛山市一起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