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作為刑事證據使用的行政執法證據
哪些行政執法證據能作為刑事證據使用?針對此問題有以下幾種觀點:
第一種觀點認為,可以作為刑事訴訟證據使用的行政執法證據限于實物證據或“客觀證據”“是指‘物證、書證、視聽資料、電子數據以及勘驗筆錄和現場筆錄’,而不包括其他言詞證據”。
第二種觀點認為,《刑事訴訟法》第52條第2款規定的“物證、書證、視聽資料、電子數據等證據材料”“是指‘客觀證據’,如視聽資料、電子數據等,而不包括‘主觀證據’,如證人證言筆錄、調查詢問筆錄等。”[2]部分參與刑事訴訟法修改工作的立法工作人員也持本觀點“本款規定涉及的證據材料范圍是物證、書證、視聽資料、電子數據等實物證據,不包括證人證言等言詞證據。”[3]
第三種觀點認為,可以作為刑事訴訟證據使用的行政執法證據不限于實物證據,包括部分言詞證據,持本觀點的是最高人民檢察院和公安部。
具體法律依據是《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試行)第64條“行政機關在行政執法和查辦案件過程中收集的物證、書證、視聽資料、電子數據證據材料,應當以該機關的名義移送,經人民檢察院審查符合法定要求的,可以作為證據使用。行政機關在行政執法和查辦案件過程中收集的鑒定意見、勘驗、檢查筆錄,經人民檢察院審查符合法定要求的,可以作為證據使用。人民檢察院辦理直接受理立案偵查的案件,對于有關機關在行政執法和查辦案件過程中收集的涉案人員供述或者相關人員的證言、陳述,應當重新收集;確有證據證實涉案人員或者相關人員因路途遙遠、死亡、失蹤或者喪失作證能力,無法重新收集,但供述、證言或者陳述的來源、收集程序合法,并有其他證據相印證,經人民檢察院審查符合法定要求的,可以作為證據使用。”
《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60條“公安機關接受或者依法調取的行政機關在行政執法和查辦案件過程中收集的物證、書證、視聽資料、電子數據、檢驗報告、鑒定意見、勘驗筆錄、檢查筆錄等證據材料,可以作為證據使用。”
行政執法證據范圍
根據《行政執法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規定》(國務院令第310號)第6條:行政執法機關向公安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應當附有下列材料:
(一)涉嫌犯罪案件移送書;
(二)涉嫌犯罪案件情況的調查報告;
(三)涉案物品清單;
(四)有關檢驗報告或者鑒定結論;
(五)其他有關涉嫌犯罪的材料。
上述第(三)、(四)、(五)項都屬于行政執法證據范圍。
綜合上述幾種觀點可以得出,目前的司法實務當中對行政執法階段收集的實物證據或客觀證據,經公安機關、檢察機關審查認可的,基本上均納入刑事訴訟證據使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下班回家摔跤算工傷嗎
2021-01-12罪犯服刑期間保外就醫算不算刑期
2020-11-19公司還沒注冊先注冊域名可以嗎
2020-12-14公共場合強奸幼女坐幾年牢
2020-12-30企業破產受理后能解除失信嗎
2021-02-22因死亡勞動合同終止經濟補償有嗎
2020-12-05越權代理與無權代理的區別
2020-11-15爭議存在時是否可暫緩履行合同
2020-11-25人員聘用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2021-01-30代替繳納社保能否認定勞動關系
2021-03-25未轉移所有權的機動車發生事故由誰賠償
2021-03-15勞動仲裁兩個被申請人歸哪個管轄
2021-01-15被保險人范圍及人壽保險理賠申請人的要求是什么
2021-02-01未取得駕照簽訂機動車意外險合同保險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05保險條款分類有哪些
2021-01-24人身保險合同履行地如何確定
2021-01-10保險公司為何在運輸合同中拒絕賠償
2021-01-29女朋友可以成為保險合同的受益人嗎
2021-02-05簽訂以死亡為給付條件的保險合同應注意什么
2020-11-24期外出險 保險公司賠不賠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