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法治社會中,法律的健全制度一直保護著我們的權利不受到侵害,但是當我們遇到非法占有或盜竊遺失物是不是侵占罪?時候,應該怎么辦?其實這中行為一旦出現,就代表可能涉嫌了侵占罪,年滿16歲并具有一定的刑事能力的人可構成犯罪。
非法占有或盜竊遺失物是不是侵占罪?
有可能涉嫌侵占罪。
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凡年滿16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構成本罪。本罪在主觀方面必須出于故意,即明知屬于他人交與自己保管的財物、遺忘物或者埋藏物而仍非法占為己有。犯罪對象只限于三種財物:一是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二是他人的遺忘物,遺忘物不等于遺失物,也不同于遺棄物;三是他人的埋藏物。
區分侵占和盜竊,關鍵看占有。在這里有一個占有轉化的問題,特定場所的財物,主人喪失占有,便轉化為場所管理者占有,這是一種法律擬制。但有條件限制,場所必須是特定封閉、空間有限、人員流動不大。飛機、出租車等都可以,但火車、公交車不能轉化。因此,定侵占。具體來看,當行為人撿起公交車上的遺忘物時,便獲得了該物的占有權,但此時尚不構成犯罪,只有拒不退還時,才構成侵占罪。
遺失物和贓物到底能不能善意取得
一、關于占有委托物和占有脫離物的區分。
1、基于所有權人的意思而委托他人占有的物,
為占有委托物,例如因借用、保管等將物交給他人占有,此時占有人無權處分該物的,為無權占有人,調整所有權人與第三人的關系時,適用物權法106條規定之善意取得制度,如果第三人善意有償并實際取得了該物,則原始取得物的所有權,原所有權人不得請求返還。
2、非基于所有權人的意思而喪失占有的物,
為占有脫離物,例如遺失、被盜等。遺失物的拾得人有義務返還或上交國家,被盜的物品應經公安行政處理或刑事程序中發還給原權利人,自無疑問。如果遺失物拾得人擅自處分,將該物轉讓于第三人的,此時調整原所有權人和第三人的關系時,適用物權法107條之規定,即遺失物占有回復請求權制度。
但如果由拾得人通過轉讓由受讓人占有時,受讓人是否獲得遺失物的所有權,也就是是否適用善意所得,關鍵是看否具備善意取得的構成要件。如前所述,拾得人拾得遺失物后,并不能合法地占有遺失物或獲得所有權,因此符合善意取得的構成要件之一,即拾得人(讓與人)對于轉讓標的物應當是無處分權。如果受讓人無從知曉讓與人對拾得物的無權處分并且支付合理的對價,遺失物為受讓人依法定程序占有。顯然具備了善意取得的全部構成要件。如果沒有法律排除遺失物適用善意取得,那么受讓人就應依善意取得而獲得遺失物的所有權。
其實不管是不是盜竊罪還是侵占罪,在我們拾到他人遺物的時候,應該主動歸還,如果不及時的歸還,失主時很著急的,如果報警并立案之后,就有可能會涉嫌侵占。
職務侵占罪司法解釋的內容?
職務侵占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職務侵占罪侵犯的法益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傷殘鑒定的最佳時機是什么時候
2021-01-10出賣人將房屋贈與女兒怎么辦
2021-02-26交通事故誤工費證明怎么寫
2021-02-15交通事故全責賠償和標準
2021-03-15錄用通知能否撤回
2021-03-17轉繼承怎么分割財產
2020-11-11什么是房屋中介,房屋中介費應該給多少
2021-01-18關于不辭而別員工的處理建議
2021-02-05實習協議有效力嗎
2021-02-17勞動合同未到期補償金多少
2021-02-06勞動關系轉移到異地保險怎么轉移
2020-12-01實習期間下班后摔倒,誰的責任
2021-01-06為何高管人員勞動爭議訴求難以得到法院支持
2020-12-23工傷和意外險的醫療費怎么樣賠償
2021-01-22失業保險基金額用途有哪些
2021-03-20保險保全業務流程是什么
2021-03-01財產保險中出現施救費用怎么賠
2020-11-24機動車保險事故發生后應該怎么處理
2020-12-26征地拆遷中,公攤面積有賠償嗎
2020-11-25父母是否可以隨意處置未成年人的房產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