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撿了東西不還給失主是犯罪嗎?
關于撿到物品不歸還這一問題,在民法領域和刑法領域都有明確規定,拾得物品并不能取得該物品的所有權,必須及時歸還,如果在保管過程中產生了交通費等必要支出可以與失主協商賠償。《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規定:“權利人領取遺失物時,應當向拾得人或者有關部門支付保管遺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費用。權利人懸賞尋找遺失物的,領取遺失物時應當按照承諾履行義務。”
如果拾到東西的人拒不歸還,可能涉嫌構成侵占罪;如再有要挾施主等敲詐行為,失主可向公安機關報案,追究其刑事責任。所以,拾到東西拒不歸還,不僅是道德問題,還是違法行為。如果拾到東西的人拒不歸還,是對失主財務所有權的侵犯,失主可以依法對其起訴。
二、不當得利的特點有哪些?
不當得利指沒有合法根據,或事后喪失了合法根據而被確認為是因致他人遭受損失而獲得的利益,應負返還的義務。如售貨時多收貨款,拾得遺失物據為己有等。取得利益的人稱受益人,遭受損害的人稱受害人。不當得利的取得,不是由于受益人針對受害人而為的違法行為;而是由于受害人或第三人的疏忽、誤解或過錯所造成的。受益人與受害人之間因此形成債的關系,受益人為債務人,受害人為債權人。
不當得利特征:
1、雙方當事人必須一方為受益人,他方為受害人。
2、受益人取得利益與受害人遭受損害之間必須有因果關系。
3、受益人取得利益沒有合法根據。即:既沒有法律上、也沒有合同上的根據,或曾有合法根據,但后來喪失了這一合法根據。
綜上所述,拾金不昧是我國傳統美德,撿到他人物品后應該及時歸還或者妥善保管。一般情況下不會構成犯罪,但是拒絕歸還的物品價值很高,經過履行催要不給的,可能涉嫌侵占罪。這樣,被對方告上法院的,當事人將面臨刑事責任,這是得不償失的。
拾得遺失物之債有哪些特征?
遺失物品管理的基本原則
關于遺失物的問題的法律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機關撤銷行政許可造成損失的該如何處理
2021-02-24按揭買房程序有哪些
2021-01-04監外執行的條件有哪些
2020-11-10商品房住宅保修期從何時起算?
2021-02-18自愿離婚協議書格式是怎樣的
2021-01-19寡婦享有婚姻自由權利嗎,寡婦能再結婚被阻怎么辦
2020-12-12非法同居與重婚的區別
2020-11-17再審提交哪些證據,才是新證據
2020-11-15不同債權人申請執行同一被執行人如何處理
2020-12-12合同詐騙是怎么處罰的
2021-01-03九級工傷符合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嗎
2021-01-08韓國非法打工如何處罰
2021-03-02綜合意外險保障范圍是什么
2020-11-18飛機天氣原因延誤賠償
2020-12-14保險公司如實告知時應提供現金價值表么
2021-01-12保險人傷事故處理流程
2020-11-18投保財產保險需要注意什么
2020-12-01如何計算財產險中的理賠金額
2021-03-12投保后投保人可以享有哪些服務
2021-01-29土地承包的經營權可以轉讓嗎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