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撿了東西不還給失主是犯罪嗎?
關于撿到物品不歸還這一問題,在民法領域和刑法領域都有明確規定,拾得物品并不能取得該物品的所有權,必須及時歸還,如果在保管過程中產生了交通費等必要支出可以與失主協商賠償。《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規定:“權利人領取遺失物時,應當向拾得人或者有關部門支付保管遺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費用。權利人懸賞尋找遺失物的,領取遺失物時應當按照承諾履行義務。”
如果拾到東西的人拒不歸還,可能涉嫌構成侵占罪;如再有要挾施主等敲詐行為,失主可向公安機關報案,追究其刑事責任。所以,拾到東西拒不歸還,不僅是道德問題,還是違法行為。如果拾到東西的人拒不歸還,是對失主財務所有權的侵犯,失主可以依法對其起訴。
二、不當得利的特點有哪些?
不當得利指沒有合法根據,或事后喪失了合法根據而被確認為是因致他人遭受損失而獲得的利益,應負返還的義務。如售貨時多收貨款,拾得遺失物據為己有等。取得利益的人稱受益人,遭受損害的人稱受害人。不當得利的取得,不是由于受益人針對受害人而為的違法行為;而是由于受害人或第三人的疏忽、誤解或過錯所造成的。受益人與受害人之間因此形成債的關系,受益人為債務人,受害人為債權人。
不當得利特征:
1、雙方當事人必須一方為受益人,他方為受害人。
2、受益人取得利益與受害人遭受損害之間必須有因果關系。
3、受益人取得利益沒有合法根據。即:既沒有法律上、也沒有合同上的根據,或曾有合法根據,但后來喪失了這一合法根據。
綜上所述,拾金不昧是我國傳統美德,撿到他人物品后應該及時歸還或者妥善保管。一般情況下不會構成犯罪,但是拒絕歸還的物品價值很高,經過履行催要不給的,可能涉嫌侵占罪。這樣,被對方告上法院的,當事人將面臨刑事責任,這是得不償失的。
拾得遺失物之債有哪些特征?
遺失物品管理的基本原則
關于遺失物的問題的法律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各級政府征地審批權限
2021-03-19輕微交通事故起訴律師費誰給
2020-11-14訴訟離婚律師費用多少
2021-01-23立約定金能否雙倍返還
2021-03-18吵架聊天記錄可以做離婚的證據嗎
2020-12-16轉繼承效力如何規定
2020-12-12一方違約合同可以終止嗎
2020-11-20房地產糾紛案件舉證須知
2021-01-19試用期離職脫著不辦理怎么辦
2021-02-23勞動爭議仲裁管轄內容
2021-01-02壽險合同成立后可以做變更嗎
2020-11-21人身保險投保人不交保費公司是否能解除合同
2021-01-20人身保險的保險費是怎么支付的
2021-01-24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管轄問題
2021-02-23購買人身保險新型產品,防范誤導新對策
2020-12-19無證駕駛人在交通事故中受傷能否獲得保險公司賠償?
2021-02-04車主變更保險合同未改 保險公司不能免責
2020-12-19貨車貨運出險理賠所需的資料
2020-12-01開車撞死人保險公司沒有諒解書會賠付對方嗎
2020-12-06如何進行保險索賠呢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