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充證據是原始證據
相關規定
《行政訴訟法》第34條規定:“人民法院有權要求當事人提供或者補充證據。人民法院有權向有關行政機關以及其他組織、公民調取證據。”這一規定明確了人民法院收集證據的權利和途徑。
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收集證據的辦法,一是依照法律規定要求當事人提供或者補充證據;二是依職權向當事人以外的有關行政機關以及其他組織和公民調取證據。要求當事人提供證據或者補充證據,向有關行政機關以及其他組織、公民調取證據,是國家賦予人民法院的權利,也是人民法院行使審判權所進行的一種職務活動。所謂提供證據,是指向法庭提供證明案件事實的根據,它是當事人根據法律規定的要求而實施的一種訴訟行為。所謂補充證據,是指當事人向法庭提供的證據不足(由于當事人的過失或者其他客觀原因所致)而對同一問題向法庭所作的補充。當事人對于人民法院要求提供或者補充證據的決定,必須積極認真執行。所謂調取證據,是指有關單位所保管的與案件有關的證據,可由人民法院指名調取。
原始證據與傳來證據
原始證據:原始證據和派生證據,是按民事訴訟證據來源加以區分的。原始證據,就是直接來源于案件客觀事實的證據,即人們通常所說的“第一手材料”。如合同的原件。根據司法實踐的經驗證明,原始證據要比派生證據更可靠些。
傳來證據是指不是直接來源于案件事實或原始出處,而是從間接的非第一來源獲得的證據材料。即經過復制、復印、傳抄、轉述等中間環節形成的證據,是從原始證據派生出來的證據,故又稱為非第一來源的證據或派生證據。原始證據和傳來證據是理論上對證據材料的一種分類。區別的標準不是是否變更意思表示,而是其來源。
以證據的來源為標準,可把證據分為原始證據與傳來證據。原始證據是指直接來源于案件事實或原始出處的證據;是在案件事實的直接作用或影響下形成的,或直接來源于證據生成的原始環境,又稱為從第一來源獲得的證據或原生證據。而傳來證據是經過復制、復印、傳抄、轉述等中間環節形成的證據,是從原始證據派生出來的證據,又稱為非第一來源的證據或派生證據。區別原始證據與傳來證據的關鍵在于證據的來源是否有傳抄、復制、轉述等傳播的中間環節。
對兩者的理解需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劃分證據的標準是以證據是否直接來源于案件事實或原始出處,而不能以證據本身的表現形式是否為復制品為標準。在司法實踐中,對于制作、販賣、傳播淫穢物品案件中的淫穢錄像帶,無論是母帶還是復制帶均為原始證據。
其次,與是否由司法人員親手收集也無關。實踐中將原始證據與傳來證據稱為“第一手證據”與“第二手證據”,這種提法雖然比較形象,但容易引起誤解,通常所說的第一手證據并不都屬于原始證據,第二手證據,如非司法人員親自收集的的證人證言,仍屬于原始證據。
證據法精要與依據指引原始證據與傳來證據力的劃分揭示了不同類別證據的可靠性程度與證明力的強弱,證據的來源不同決定了原始證據較傳來證據更為可靠,有著更強的證明力。
希望可以幫您解決相關的問題。如果您還有任何疑問,歡迎在本網進行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安局有權沒收違法所得嗎
2020-11-22小區收費停車場被盜無監控如何維權
2021-02-01擔保公司違約金合法嗎
2020-11-19事故認定書如何要求重新認定
2020-11-28扣押商品車是否構成刑事犯罪
2020-12-21合同生效的要求需要哪些
2021-03-04醫療糾紛的防范與處理
2020-12-11私生子行使繼承權的法律依據如何
2021-03-02偽造父母死亡證明過戶是否違法,房屋過戶需要哪些材料
2021-02-05債權保全措施有哪些
2021-02-26顧客在商場摔傷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14頂樓人家漏雨樓頂維修費誰出
2020-12-12暫時失去意識致人損害是否應當賠償
2020-11-18法院仲裁派遣工資流程是什么
2021-01-01勞動局都管些什么
2020-11-16關于人身意外險包括哪些
2020-12-17保險提醒、說明義務嚴格,保險人說明義務的履行標準是什么
2021-02-10新《保險法》的溯及力問題
2021-01-12購買人身保險新型產品,防范誤導新對策
2020-12-19保險實務中的保險人說明義務是什么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