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間轉讓債權債務合法嗎
權利效力
《合同法》第八十條規定:債權人轉讓權利的,應當通知債務人。未經通知,該轉讓對債務人不發生效力。只要對債務人履行了通知義務即可(通知的義務履行的方式可以是書面的,也可以是口頭的),不必要征得債務人的同意。債務人的同意并不是這種轉讓行為發生法律效力的前提。債權轉讓,又稱債權讓與或合同權利的轉讓,是指債權人通過協議將其債權全部或者部分轉讓給第三人的行為。債權在全部讓與時,受讓人取代原債權人成為合同關系的新債權人,原債權人脫離合同關系;在部分讓與時,受讓人作為第三人將參加到原合同關系之中,與原債權人共同享有債權。此時,合同權利人一方已由一人變成數人,合同之債成為多數人之債。
債權轉讓必須具備以下條件才能有效:
(一)、必須有有效存在的債權;(二)、債權的轉讓人與受讓人必須就債權讓與達成合意;(三)、轉讓的債權必須具有可讓與性;(四)、必須有轉讓通知。
我國《合同法》第80條第1款規定:“債權人轉讓權利的,應當通知債務人。未經通知,該轉讓對債務人不發生效力。”從該條規定可以看出,合同法對債權轉讓的生效要件采用通知主義原則。從審判實踐看,如果嚴格限定債權轉讓履行通知義務的主體為轉讓人,那么轉讓人與受讓人就債權轉讓合意達成后,轉讓人怠于履行通知義務時,受讓人有可能錯失行使債權的時機,進而遭受損失。從訴訟角度來看,如果雙方的債權債務事實客觀存在,債權轉移也沒有損害債務人的利益,為了減少訴累,節約司法資源,即使通知的行為存在瑕疵,也應當認定該轉讓行為有效,這樣更有利于客觀、及時、高效地維護權利人的合法權益。因此,通知的行為既可由債權轉讓人直接通知債務人,也可以由受讓人持其與債權人達成的債權轉讓協議或債權人出具的債權轉讓憑證進行通知,兩種通知的法律效果應同等。
在公司進行債務轉讓的時候只要向債務人進行通知的話,債權轉讓即合法,如果未通知債務人那么該債權轉讓就不合法,所以在債權轉讓給另一家公司的時候,債權公司一定要通知債務公司得知其債務進行了轉變,否則轉讓不予認可。
債權債務訴訟時效
抵押物的價值不足清償債權額時怎么辦
擔保債權實現的主要方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律師收費標準,律師費誰出
2021-01-08不動產抵押未登記合同有效嗎
2021-01-14車禍傷殘鑒定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2無證醉駕怎么處罰2020,處罰標準是什么
2021-02-27酒駕和醉駕的區別
2020-12-15施工過程中受傷的哪里的法院有管轄權
2020-12-28收養關系公證流程有哪些
2021-03-15想要離婚,有什么辦法可以申請離婚
2021-01-16勞務派遣行政許可提交的材料有哪些
2021-01-18有產權公寓可以抵押嗎
2021-02-22非煤礦山職工死亡賠償標準
2021-01-22農村老人去世后土地應該由誰繼承
2021-03-04中介租房手續費是多少
2021-02-18找中介買房注意哪些事項
2020-11-10員工離職老板能不能扣工資
2020-12-16勞動關系轉移協議
2021-01-09玩忽職守導致公司受損被辭退怎么維權
2020-12-28辭職法律如何規定
2021-01-15人壽保險金給付方式有幾種,哪些人可以領取保險金
2021-02-17對代理收付款項及代理保險業務的理解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