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立法模式的選擇。由國務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等聯合解釋可行性同樣值得懷疑。根據我國的現行體制,筆者以為,在立法適度控制是非常必要的措施。假使法律不明示精神賠償標準,也應由全國人大常委會來解釋賠償標準,更為妥當。
2.立法技巧與策略問題。大部分國家在國家精神損害賠償的立法相比保守,一般也采取相當的控制措施賠償標準。英國采取標準化的固定賠償標準估算金額,美國、瑞典、捷克實行最高限額賠償方法,秘魯、丹麥則分別采取醫療費比例賠償方法和日標準賠償方法等。
我國并不實行判例制度,由法律(或者立法解釋)統一標準顯得異常重要,具體策略可以是,由立法應對賠償具體數額設一個幅度,確定最低限額和最高限額,在這個幅度范圍內由法官或者賠償機關結合個案的差異來酌定具體的賠償金額;也可借鑒秘魯等國采取醫療費比例賠償等經驗,我國的精神賠償計算標準可參照我國人身權、財產權賠償標準標準來按相應比例支付,減化立法的難度,有一定的科學依據,也易操作。
3.個案衡量問題。應列舉考量“個案差異”的因素,體現個案酌情處斷原則。這方面應選擇性參照我國民事精神賠償的做法。考慮以下因素可包括:侵權機關的過錯程度;侵害的手段、場合、行為方式等具體情節;侵權行為的后果;請求人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等等。不應過多考慮受害人的身份、收入、社會地位、職業侵權行為的具體情節、給受害人造成的精神損害的后果;地方立法不平等對待的情形應受到限制;區別對待應嚴格限制合理差別范圍之內,如受訴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起草合同注意事項
2020-11-08專利異議審查的時間限制是什么
2020-12-24定金和訂金區別,哪個可以退
2021-01-28請求交通賠償需準備的材料
2021-01-03行政處罰法立案后多長時間處理
2021-03-16民事訴訟須知
2021-02-04資產具有哪些風險
2021-02-09何為房地產估價
2020-11-20勞動合同可以自由約定條款不,以約定哪些條款
2020-11-25公司可以跟工傷人員解除合同嗎
2020-12-03建筑工地勞務關系能否認定工傷
2020-11-21新交通法規之實習期間上高速的規定是什么
2020-12-28勞動仲裁員工代表要什么條件
2021-03-09司機座位責任險的保額是多少
2020-12-18綜合意外險保障范圍是什么
2020-11-18投保單非親筆簽名引發糾紛怎么處理
2020-12-17保險合同怎樣才能成立
2021-01-14辦照期間肇事,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0-11-08自愿保險的定義是什么
2021-01-19保險代理人能為客戶提供的服務有哪些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