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家公司遭遇破產清算的時候,有沒有可能繼續經營呢?答案是肯定的。一家已經具備破產原因而又有維持價值和再生希望的企業能在法院主持下,利害關系人的參與下,進行業務重組和債務調整,以使得公司獲得繼續營業的資格。公司破產提出重整要求需要哪些條件呢?接下來就由律霸網站小編為您詳細解答。
破產重組概念
破產重整制度與破產清算制度、破產和解制度構成現代破產法的主要框架。三大制度相互獨立,又互相關聯。破產清算是指企業被宣告破產,依破產程序所進行的清算,目的在于立即進行清算,公平分配債務人的財產,使債務人企業消亡。破產重整是為了債務人企業繼續存續,從而有能力清償債務,平衡保護債權人、出資人、其他利害關系人與債務人企業的利益并限制擔保物權的行使,彌補了和解制度的缺陷,體現了現代破產法實施破產預防的程序目的。我國《企業破產法》包括破產清算、破產重整和破產和解三個制度,三個制度在程序進行過程中可以依法轉換,本文重點探討從破產清算程序向重整程序轉換的條件。
清算轉重組
根據《企業破產法》第七十條第二款規定,債權人申請對債務人進行破產清算的,人民法院受理破產案件后,在宣告債務人破產之前,債務人或者出資額占債務人注冊資本十分之一以上的出資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重整。因此,破產清算程序轉入重整程序的適用條件應當包括程序要件、實體要件、申請主體資格等三個方面。
一、程序要件
程序要件是破產清算程序轉為重整程序的第一道關口,現分述如下:
(一)人民法院已經受理破產申請
債權人提起破產清算申請,如果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債務人、出資人不得提起重整轉換的申請。因債權人申請對債務人進行破產清算且為人民法院受理,此時,相關法律措施已經實施,如管理人已經產生、財產已經被接管等,在已經進入破產程序的情形下,債務人、出資人才有權提出重整申請。
(二)人民法院受理的是債權人提出的破產申請
根據《企業破產法》第七條規定,當債務人不能清償對債權人的到期債務時,債權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對債務人進行破產清算的申請。債權人沒有提出破產申請的,債務人的出資人無權提出對債務人進行重整的申請。
《企業破產法》在三大制度的程序設計上,不允許破產清算與重整、和解程序之間的多次轉換,債務人不得前后重復提出不同的破產申請。其主要原因是程序之間的轉換的成本較高,過多的轉換勢必造成社會資源的浪費,不符合現代破產法的經濟與效率原則。
(三)人民法院已經受理的債權人提出的破產申請,是以適用破產清算程序為內容
債務人、出資人必須在債權人申請對債務人進行破產清算的情況下,才可以提出重整申請。根據我國《企業破產法》的規定,債權人提出重整申請僅限于債務人尚未進入破產程序時。人民法院受理債權人提出的重整申請后,債務人或出資人此時已無另行申請的必要。
(四)人民法院尚未對債務人作出宣告破產的裁定
這是時間條件,即債務人、出資人提出重整申請必須在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后、宣告債務人破產前。重整申請具有優先的排他的效力,重整申請一經法院裁定認可,正在進行的破產清算程序即告中止。在債務人不執行或不能執行重整計劃時,人民法院將裁定破產重整程序轉為破產清算程序。破產重整程序轉入破產清算程序后,不能再轉回破產重整程序,因為,已經宣告開始的破產清算程序是不可逆轉的。
二、實體要件
在破產清算程序向重整程序轉換中,無論是債務人申請重整還是出資人申請重整,實體上的適用條件都應當是債務人重整必須具有可行性和企業存在挽救的可能性。《企業破產法》對于重整可行性的標準沒有規定。筆者認為,在實踐操作中,應當參照國際慣例考慮將債務人確有挽救希望作為實體要件,因為從重整的目的是債權人通過放棄部分權利以換取更大的利益的角度來說,債務人、出資人要證明債務人具有重整可能性,就必須將債務人具備重整希望作為要件,說明債務人目前遇到的無法清償到期債務的困境,不是債務人已喪失營利能力,而是因為債務人遇到了暫時困難。如果債權人給予債務人一定的寬限,債務人可以在一定期限內扭虧為盈,直至最后清償全部債務。一般認為,破產清算程序向重整程序轉換的前提條件是債務人必須有重建的希望和價值。
債務人重整可行性寬泛化,可能會導致一些債務人逃避對其財產的強制執行而濫用重整程序。因此,在受理重整申請時人民法院應當對債務人重整是否具有可行性進行嚴格審查,把好重整程序準入關,以防重整程序被惡意利用,防止不良債務人利用重整制度拖延時間,轉移財產,規避法律,損害債權人利益。
三、申請主體資格
我國采取申請破產主義,當事人不申請的,人民法院沒有發動的權利。由破產清算程序轉為重整程序的申請主體,即重整申請權人,指的是有權向人民法院申請啟動由破產清算程序轉為重整程序的法律主體。根據《企業破產法》第七十條第二款規定,申請破產清算程序轉入重整程序的申請人可以有兩種不同的法律主體,即債務人或者出資額為債務人注冊資本十分之一以上的出資人。
(一)債務人申請重整資格
債務人在進入破產程序后可以提出重整申請。債務人不能清償到期債務,債權人申請對債務人進行破產清算的,人民法院受理破產案件后,在宣告債務人破產以前,債務人為了避免破產倒閉,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進行重整。
《企業破產法》規定了債務人有權提出破產重整申請,并沒有具體指明誰能代表公司申請破產重整。結合我國《公司法》的規定,應當明確,公司的董事會無權就公司的重整作出決議,只能由股東大會作出決議,而后由債務人企業的代表機關代表公司向人民法院提出重整申請。
《企業破產法》將重整申請權合理地賦予債務人,使得債務人在運用重整制度避免破產清算時具有主動性。風華集團是廣東省的一家大型國有企業,截止2007年6月30日,債權人的債權總額為26.62億元,企業凈資產為-18.63億元。2007年3月,廣東銀華公司、肇慶金葉公司分別向肇慶市中院申請宣告風華集團破產還債。肇慶市中院于同年6月依法裁定受理了該破產案。風華集團在同年7月提出重整申請,肇慶市中院全面審查后于當月裁定準許債務人風華集團重整,并發布公告。風華集團進入重整程序并重整成功,體現了《企業破產法》清算程序向重整程序轉化所帶來的良好社會效果。
(二)出資人申請重整資格
對于處于財務困境中的企業來說,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來挽救企業是非常重要的。允許債務人的出資人提出重整申請的制度,是我國《企業破產法》的創新,理由有二:第一,出資人是最愿意挽救企業的人,股東與公司的利益是基本一致的,企業的存亡與出資人的利益息息相關,因此完全有可能調動起出資人的積極性,出資人從企業拯救中可以得到比債務企業本身更大的利益,因而具有更強的拯救企業的動機;第二,企業的出資人為挽回自己的投資,可能為拯救企業而作出新的投入,在重整程序中股東對債務人追加資金投入和改革公司治理結構往往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幫助企業獲得增量資金,降低資產負債率,提高企業運行效率和利潤率,使重整順利進行。
由上可知,公司破產提出重組要求若要被批準,不僅需要相應程序的完成,更需要股東的支持,而且需要企業自身擁有可成長性和可發展性。破產重組制度作為公司破產制度的一個重要組成成分,對彌補破產制度的不足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它可防止大公司破產,給公司一次重獲新生的機會。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內容,若需要進一步咨詢,請咨詢律霸網站的專業律師。
公司破產如何賠償員工及相關標準
公司破產的條件是怎樣的
收購與公司重組有什么區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清算組負責人的作用是什么
2021-01-31大學生校園貸事件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25公司破產的清償順序是怎樣的呢
2020-12-22變更勞動合同時可以要求漲工資嗎
2020-11-19遭遇第二次家暴怎么辦
2020-11-13擔保合同的效力是什么
2021-03-17土地使用權轉讓稅費怎么算
2020-11-20非法侵入住宅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0-12-23勞動合同續訂需要什么條件
2020-12-01變更勞動合同應當采用什么形式
2021-01-20什么樣的公司不簽勞務合同
2021-03-13河南新教師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0-11-27空運險種被保人的義務
2021-02-24如何理解保險合同解除的溯及力
2020-11-23保險公司理賠范圍不同之處在哪里
2021-03-10人身保險合同有哪些特點
2021-03-06買境外旅游保險產品時該在哪里買呢
2020-11-17責任交叉,保險公司逐鹿定損權
2020-12-30互聯網保險是什么
2020-12-23責任保險賠償構成要件是什么
202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