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蓋犯罪證據怎樣才可以成立
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是指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產生的收益而予以窩藏、轉移、收購、代為銷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飾、隱瞞的。
幫助毀滅、偽造證據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幫助當事人毀滅、偽造證據。所謂幫助,是指為當事人毀滅、偽造證據準備工具、掃除障礙、出謀劃策、提供條件、撐腰打氣、堅定其毀滅、偽造證據信心等。其既可以表現為體力上的、物質上的幫助,也可以表現為精神上的、心理上的支持。既可以是在訴訟中,有時也可以是在訴訟前。所謂毀滅,是指湮滅、消滅證據,既包括使現在證據從形態上完全予以消失,如將證據燒毀、撕壞、浸爛、丟棄等,又包括雖保存證據形態但使得其喪失或部分喪失其證明力,如砧污、涂劃證據使其無法反映其證明的事實等。所謂偽造,是指編造、制定實際根本不存在的證據或者將現存證據加以篡改、歪曲、加工、整理以違背事實真相。由此看已成立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
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立案標準
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能不能獨立成罪?這個命題在刑事司法實踐中存在兩種針鋒相對的觀點,持肯定觀點的認為只要證據成立(偵查階段追求個人認罪)罪名足可成立,持否定觀點的堅持必須先認定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原法稱之為贓款、贓物)本罪才能成立。至于某些中立的觀點在刑法理論上已沒有實際剖析的必要了。有爭議說明刑法中存在不能獨立成罪的罪名。
從《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條的修訂可以了解此罪的演化和立法變化所表現出的一些信息,表面文字名稱的改變說明了法律概念進一步科學嚴謹化了,修訂后加重了處罰力度,犯罪構成主觀范圍從應知到明知,說明范圍縮小了,尤其是對犯罪所得及其產生的收益的審查不僅僅是個實體規定,或許更多的應該是程序上的規定。修訂前《刑法》規定:明知是犯罪所得的贓物而予以窩藏、轉移、收購或者代為銷售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a href='http://www.sdjlnm.com/xingfa/5.html' target='_blank' data-horse>刑法修正案(六)》修改成: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產生的收益而予以窩藏、轉移、收購、代為銷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飾、隱瞞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一、根據《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條的規定,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實體規定中成立本罪的前提是需要有能夠產生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犯罪,對此前提持不同意見者意見一致,“犯罪所得”是指犯罪即遂所得也不存在爭議,但在司法實踐中,對“犯罪所得”理解上存在較大爭議,有人認為犯罪所得也包含違法所得的涵義,理由是有些違法所得遠遠大于犯罪所得的價值,此觀點從涉財犯罪的金額作為標準,不無道理。即便完全認可只有刑事犯罪才可能觸及本罪,也存在著各地立案標準不一致而產生的與罪刑法定原則不相適應的沖突。比如河南省盜竊罪立案標準為800元,深圳市的立案數額為2000元;司法實踐中還常常有行為人多次或多人窩藏、轉移、收購、銷售用非法手段獲取的贓物案件,雖然單個人行為本身可能不構成犯罪,甚至為一般違法行為,但有些人所得累計計算早到達數額巨大的程度,不能說社會危害性或行為的違法性低。
再舉一例,明知是盜搶的“機動車”而實施的買賣,多次購買低價值自行車數輛達到刑事犯罪立案標準如何處置?
二、刑法體系對非法持有、買賣諸如假幣、毒品、槍支、彈藥等違禁品行為規定為獨立的犯罪。但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沒有同比性,不能說窩藏、轉移、收購或代為銷售了假幣、毒品、槍支、彈藥等違禁品就構成犯罪,雖然都有量上的最低要求,畢竟假幣、毒品、槍支、彈藥不要求是犯罪所得,所以對此類違禁品以是犯罪所得或犯罪既遂所得來認定,顯屬不當,充分說明刑法刑罰體系在立法上的漏洞。
三、刑訴法程序上的分歧
1、是否明知是行為人的一種主觀心態,證明“明知”最直接的證據就是犯罪嫌疑人的口供,然而犯罪嫌疑人口供卻處于一種不穩定狀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往往拒不供認其對窩藏、轉移、收購、代為銷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飾、隱瞞的犯罪所得及其產生的收益是“明知”,有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常常改變供述和陳述否認行為構成犯罪,直接后果影響司法機關定罪量刑,所以,正確認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明知,成為打擊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犯罪的首要任務。
2、程序實踐中,辦案者已形成共識,對“明知”供述不是放在沒有不可的位置,當沒有“明知”其他證據的情況下,一般采取推定的辦法,這種推定是辦案人員對案件事實的一種內心確信,有很大的主觀性,不客觀甚至完全錯誤。在這種情況下,特別需要司法機關查明主罪嫌疑人同本罪犯罪嫌疑人之間的關系,以及查明贓物的來源,贓物流轉到本罪犯罪嫌疑人是直接關系還是中間經過倒手,這種倒手是民法上的善意取得還是第一次、第二次掩飾、隱瞞“犯罪所得”,對于第一次還要查明在取得前明知還是之后明知,這又涉及到共犯的問題了,至于倒手即非第一次取得是否構成此罪尚存在新的爭議,不在此贅述。
以上,如果您還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腹腔鏡術后三天死亡如何維權
2021-02-20國家賠償的申請范圍
2021-02-23遺囑繼承的房產出售后交哪些費用
2021-02-23購房合同平面圖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01有建筑資質承接勞務分包是否有效
2020-12-23違法分包導致提供勞務者受傷的法律責任
2021-02-07勞動合同試用期的法律規定
2021-02-06人壽保險合同內容和投保理賠
2020-11-25意外保險車禍能賠多少錢
2020-12-17飛機托運行李丟失如何賠償
2021-03-25保險糾紛非訴和解案
2021-02-03保險公司承擔給付責任的交通事故賠償案件
2020-11-30交通肇事保險公司可以先予執行嗎
2021-03-15保險合同的復效的意思是什么
2020-12-10交通事故對方要求的誤工費是由保險公司賠付嗎
2021-02-22保險報案理賠步驟有哪些
2021-02-21車險拒賠能申訴嗎
2020-12-04保險公司是否應該賠償車輛停運損失
2020-12-02怎么做公眾責任險的風險評估
2020-11-27被保險人或受益人索賠時怎樣行使權利?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