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過錯聽證會參與人有哪些
根據相關規定,醫療過錯司法鑒定原則上應當舉行聽證會,除非人民法院不主張舉行。
聽證會由辦案的司法鑒定人主持。醫患雙方都要到場,提交書面材料并充分陳述各自主張。聽證會一般情況下只舉行一次。
聽證參加人包括聽證人和聽證陳述人,除此以外的其他人,如為會議的進行做有關的服務工作的人員不是聽證參加人,不享有聽證參加人的權利和義務。聽取意見的人稱為聽證人。其中主持聽證會的聽證人為聽證主持人。在國外,聽證主持人一般為委員會的主席。根據我們國家的實際情況,我們規定了擔任聽證主持人的人選。被聽取意見的人稱為聽證陳述人。使用“陳述人”,意在強調其任務主要是陳述、發表意見。對聽證陳述人,許多地方規定不一致。國外稱為證人。為避免使用“證人”的稱謂不易為我國公眾接受的情況(如刑事訴訟中找證人難),示范稿規定為聽證陳述人。
基本程序是什么樣的
準備階段:根據聽證的相關內容,指定聽證公告,應包括聽證的目的、時間、地點等,向上級領導請示,等到同意之后,組織會議工作人員召開一個簡短的會議,對工作進行細致詳細的分工,做到事有專人、人有專職。主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1、確定聽證主持人、聽證記錄人員、聽證陳述人。發出聽證公告,在規定時間內,根據報名情況確定陳述人。2、聯系布置會場,準備話筒、制作席卡等細致工作。
舉行階段:由主持人主持會議。宣布召開聽證會的目的、會場紀律、陳述人的義務等。確定陳述人的發言順序,發言完畢后進入聽證辯論程序,記錄員要做好記錄工作。
會議結束后:根據陳述人的發言內容,及時做好歸納總結,指定聽證報告,呈給上級領導,以為做出最后的決策提供相關依據。
醫療過錯司法鑒定
發生醫療糾紛(醫療事故)時,當患方選擇以醫療侵權為案由立案時,醫方的診療行為是否有過錯,醫患雙方往往各執一詞,爭議激烈。醫方的診療行為是否有過錯?醫方的過錯是否是導致患者的損害結果的直接原因?醫方承擔損害賠償責任時按什么比例進行賠償?為了公平、公正地解決醫療糾紛,需要一個專業的司法鑒定機構對醫方的診療行為進行醫療過錯司法鑒定,來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醫療過錯司法鑒定一般是由患者進出申請,然后醫患雙方共同選定司法鑒定機構并提交經過雙方質證的鑒定材料,司法鑒定機構受理后在一定時間內組織醫患雙方進行聽證,最后由司法鑒定機構出具司法鑒定書對醫方的診療行為是否有過錯進行認定。作為醫療糾紛律師、醫方及患者,都要熟知醫療過錯司法鑒定的流程,以便更好地處理醫療糾紛。
醫療過錯司法鑒定,原是指人民法院在受理醫療損害賠償民事訴訟案件中,在經鑒定機構作出醫療機構的診療行為不構成醫療事故的情況下,按照一般侵權邏輯,人民法院依職權或醫療糾紛中一方當事人提出申請并經人民法院批準,委托具有法定鑒定資質的鑒定機構對醫療糾紛中涉及的醫方診療行為是否具有過錯、損害結果與醫方過錯之間是否具有因果關系、過錯參與度等專門性問題進行分析、判斷并提供鑒定結論的活動。自2010年《侵權責任法》施行以后,醫療糾紛被作為特定的侵權糾紛進行處理,訴訟中不再區分醫療事故程序和侵權程序。因此,醫療糾紛訴訟中的司法鑒定只有醫療糾紛鑒定了。
醫療過錯的民事責任
人民法院在審理醫患糾紛案件過程中,要正確理解2002年4月1日開始施行的《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4條中關于“因醫療行為引起的侵權訴訟,由醫療機構就醫療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及不存在醫療過錯承擔舉證責任”的規定。對此,會議明確強調,對醫療行為引起的侵權訴訟,司法解釋規定的只是部分舉證責任倒置,即醫方對是否有醫療過錯、醫療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等負有舉證責任。
根據《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六條第二款:“公民、法人由于過錯侵害國家的、集體的財產,侵害他人財產的、人身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和第一百一十九條“侵害公民身體造成傷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死亡的并應當支付喪葬費、死者生前扶養的人必要的生活費等費用”的規定。
醫學會受理醫療事故鑒定的條件:
對不符合受理條件的,醫學會不予受理。不予受理的,醫學會應說明理由。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醫學會不予受理醫療事故技術鑒定:
(一)當事人一方直接向醫學會提出鑒定申請的;
(二)醫療事故爭議涉及多個醫療機構,其中一所醫療機構所在地的醫學會已經受理的;
(三)醫療事故爭議已經人民法院調解達成協議或判決的;
(四)當事人已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的(司法機關委托的除外);
(五)非法行醫造成患者身體健康損害的;
(六)衛生部規定的其他情形。
從上面律霸網小編為大家介紹的關于醫療過錯聽證會的問題,相信大家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律霸網小編提醒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對于發生醫療過錯,醫院放承擔很大的責任,大家在發生事情后,可以采取訴訟的形式進行解決,跟多相關資訊請大家到律霸網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簽了解除勞動合同就不能再要求公司賠償嗎
2020-11-30申請專利費用減緩辦法的有關通知
2021-01-08多少周歲勞動者依法享有自主擇業的權利
2020-12-06雇傭合同的責任承擔有什么規定
2021-02-28離婚案答辯狀怎么寫
2020-11-24撫恤金遺囑怎樣寫才有效
2020-12-08如何確定被繼承人的債務范圍?
2020-11-24車子財產保全怎么保
2021-02-28私房公用行不通
2020-11-25勞動合同糾紛被告是否要反訴
2020-12-13競業限制對在校學生有效嗎
2021-02-23試用期離職是否受競業限制
2021-02-23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的調解什么時候結束
2021-03-20定期壽險具體有什么特點
2020-12-03意外事故保險公司是否可以不負責賠償
2020-11-10人身保險怎么快速索賠,人身保險索賠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02保險業務員已死 保險公司卻要他退保
2020-11-19什么是絕對免賠額
2020-12-20農村房屋土地轉讓合同怎么寫
2020-12-23拆遷補償款屬于土地出讓金嗎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