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況屬于醫療過錯
違反診療護理常規和規范并造成損害后果的,可以定義為醫療過錯。
如何判斷醫院是否有過錯
在醫療損害賠償案件中,賠償義務主體是醫療機構而不是醫務人員,即就是個人開辦的私人診所,也是以醫療機構的形式出現的,而不是以自然人的身份出現的。醫務人員的醫療行為代表的是醫療機構。醫務人員在醫療機構中實施醫療行為出現的過錯,就是醫療機構的過錯。醫療機構過錯的判斷標準是醫務人員的注意義務,醫務人員的注意義務標準分為抽象標準和具體標準。
(一)注意義務的具體標準
注意義務的具體標準,一般表現為法律和規章所規定的具體醫療行為的操作規程及醫界慣例。應包括以下內容:
1、憲法和法律的普遍性規定,它是作為每一個公民都要遵守的規則。
2、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
3、行業和醫療機構制定的規章制度;
4、行業和醫療機構制定的診療護理常規和技術操作規程;
5、約定俗成的通行做法。成文的法律、法規、規章及各種診療護理常規、各項工作制度相對于醫療實踐而言總是滯后的,實踐發展到一定程度才可能上升為理論,制定出相應的規章制度。以約定俗成的通行做法為注意義務標準,可以彌補一些新的診療方法因無成文的技術規范判定其是否存在過錯的不足。承認約定俗成的通行做法,不等于在什么情況下都可以此來判定醫療過錯。正確的做法是:對已有成文規定的,必須依成文規定加以判定。只有對一些新的診療方法,沒有成文規定評定時,才可以考慮應用在本醫療領域通行的約定俗成的做法作為判定標準。
(二)注意義務的抽象標準
醫療水準即合理的注意與適當的技術,就是醫務人員在進行醫療行為時,根據其崗位與職稱,盡到符合其相應專業要求的學識、注意及技能,盡到符合具有一般醫療專業水平的醫務人員于同一情況下所應遵循的標準。醫療水準是醫務人員對于自己的專門領域的工作具備最低基準的能力,是醫師之所以為醫師、護士之所以為護士所必需的基本水平。
相關法律規定:
《最高法關于審理醫療損害責任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四條
第四條患者依據侵權責任法第五十四條規定主張醫療機構承擔賠償責任的,應當提交到該醫療機構就診、受到損害的證據。
患者無法提交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有過錯、診療行為與損害之間具有因果關系的證據,依法提出醫療損害鑒定申請的,人民法院應予準許。
醫療機構主張不承擔責任的,應當就侵權責任法第六十條第一款規定情形等抗辯事由承擔舉證證明責任。
哪些情況屬于醫療過錯?符合醫療過錯情形的人可以積極的去爭取相關的補償,具體怎么樣補償建議你多聽聽專業律師的建議。確定屬于醫療過錯之后要爭取相應的經濟補償,卻不知道怎么樣做的時候,請來律霸網上找律師幫助你。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傷殘鑒定的申報時限規定是什么
2020-11-20離家出走老公不管不問,該怎么辦
2020-11-09解除同居關系是否退彩禮錢
2021-03-10非機動車違章怎么處罰
2021-02-27委托合同中對任意解除權的排除約定效力如何
2021-01-15開發商違約訂金能雙倍返還嗎
2020-12-20房屋贈與的程序有哪些
2021-03-18交通事故起訴需要哪些材料
2020-12-23殺人頂包怎么判
2020-12-14擔保合同需要債務人知道嗎
2021-03-04政府回購房可以贈與他人嗎,政府回購房如何贈與他人
2021-01-04購房的潛規則都有哪些
2021-03-18房產中介費支付可能引起的糾紛有哪些
2021-03-14住房補貼向誰發放
2021-01-14員工不簽勞動合同的應該要如何處理
2021-02-04跟什么樣的人可以簽勞務合同
2021-03-20社保減員能否作為勞動關系解除的條件
2021-02-13疫情耽誤上班工資怎么算
2021-01-24工齡認定在勞動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1-03-23團體意外險條款內容有哪些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