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五條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為二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第一百三十七條規定:“訴訟時效期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但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長訴訟時效期。”第一百四十條規定:“訴訟時效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重新計算。”根據這些規定,對未約定還款期限的借款,其訴訟時效應按以下幾種情況分別計算:
第一,對于沒有約定履行期限的債務關系,按照《民法通則》第八十八條的規定:“履行期限不明確的,債務人可以隨時向債權人履行義務,債權人也可以隨時要求債務人履行義務,但應當給對方必要的準備時間。”因而其兩年的普通訴訟時效從權利人主張權利而義務人拒絕履行義務之日起計算。但如果債權人未曾主張債權,就不能開始計算訴訟時效。
第二,訴訟時效因權利人主張債權或者義務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后,權利人在新的訴訟時效時間內,再次主張權利或者義務人再次同意履行義務的,可以認定為訴訟時效再次中斷。從再次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要再次重新計算,且訴訟時效中斷不受次數的限制。但主張訴訟時效中斷,必須有足夠的證據證明。
第三,債權人若一直沒有主張權利,則適用最長訴訟時效期,從債權債務關系發生之日起計算20年,超過20年的,人民法院不再予以保護。
二、相關情況
我國《民法通則》第137條規定“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根據這一規定,最長的訴訟時效的期間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權利享有人不知道自己的權利被侵害,時效最長也是二十年,超過二十年,人民法院不予保護。
時效具有強制性,任何時效都由法律、法規強制規定,任何單位或個人對時效的延長、縮短、放棄等約定都是無效的。
如果欠條上并沒約定還款期限,根據合同法第62條第四項的規定,如果合同中履行期限不明確的,債務人可以隨時履行,債權人也可以隨時要求履行,但應當給對方必要的準備時間。所以你有權隨時要求對方還款,但自你要求對方還款,而對方不還款的時候起,你此時應當知道自己的權利被侵害,自這個時間起開始計算二年的訴訟時效。如果一直沒有向對方主張過權利(即索要過欠款)的話,那么最長的受法律保護時間為二十年。
有關債權債務的有效期限情況應當根據實際來進行認定,因為在司法實踐中,還可以存在訴訟時效中斷或者訴訟時效中止的相關情況,在符合上述相關情況的條件下,應當重新計算訴訟時效,并進行合法的認定和處理,具體情況結合實際而定。
債權債務訴訟時效
債權債務糾紛訴訟時效
債權債務判決書格式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沒開庭審理訴訟費可以退嗎
2020-12-25股份有限公司用交稅嗎
2021-03-05離婚案是簡易程序還是普通程序
2021-01-18北京長期員工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1-07去勞動仲裁需要律師嗎
2021-02-24保護令案件的證明方法是什么
2021-02-03低保待遇是否可以提起行政訴訟(沒有法條)
2020-11-22贈與合同是雙務合同還是單務合同
2020-11-18婚內能主張居住權嗎
2021-01-06工程勞務分包合同是否有效
2020-11-29山東省事業人員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1-03-13是駕乘人員意外傷害險還是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
2020-11-28保險公估人有哪些職責
2020-12-13如何簽訂保險合同,怎么看懂保險合同
2020-11-20什么叫做保費墊付
2021-01-21自家車被撞 反要賠對方
2021-01-22保了車上(貨物)責任險后,貨物掉落導致他人受損是否因該賠償?
2021-01-10財產保全在哪里辦
2021-02-02再保險公司可以經營的業務有哪些
2021-02-23違反交通安全法拒賠合理嗎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