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抗辯權的分類具體有哪些?
1、訴訟時效抗辯權
訴訟時效抗辯是指當事人行使訴訟時效抗辯權的法律行為。即對已進入訴訟階段,對對方當事人違反有關“訴訟時效”相關規定,當事人可以向法院提出“訴訟時效抗辯”,請求駁回對方當事人的訴訟請求。且當事人在一審期間未提出訴訟時效抗辯,在二審期間提出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其基于新的證據能夠證明對方當事人的請求權已過訴訟時效期間的情形除外。
2、先訴抗辯權
先訴抗辯權,又稱檢索抗辯權或先索抗辯權,是指一般保證的保證人在主債權人向其請求履行保證責任時,有權要求主債權人先就債務人財產訴請強制執行;在主合同債權債務糾紛未經審判或仲裁,并就主債務人財產依法強制執行仍不能履行債務前,保證人可以對主債權人拒絕承擔保證責任的特殊抗辯權。就其性質而言,它是一種延期的抗辯權。先訴抗辯權行使的結果,是暫時的延續債權人請求權的行使,而并不是消滅其請求權。因此,它的作用僅在于阻卻,而不是消滅。
3、不安抗辯權
不安抗辯權是指當事人互負債務,有先后履行順序的,先履行的一方有確切證據表明另一方喪失履行債務能力時,在對方沒有恢復履行能力或者沒有提供擔保之前,有權中止合同履行的權利。規定不安抗辯權是為了切實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防止借合同進行欺詐,促使對方履行義務。
4、順序履行抗辯權
順序履行抗辯權,是指當事人互負債務,有先后履行順序的,先履行一方未履行之前,后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履行請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后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請求。
在傳統民法上,有同時履行抗辯權和不安抗辯權的理論,卻無順序履行抗辯權的概念。我國合同法第67條首次明確規定了這一抗辯權。順序履行抗辯權發生于有先后履行的雙務合同中。基本上適用于先履行一方違約的場合,這是它不同于同時履行抗辯權之處。
5、同時履行抗辯權
同時履行抗辯權,是指在沒有規定履行順序的雙務合同中,當事人一方在當事人另一方未為對待給付以前,有權拒絕先為給付的權力。
一般來說,五種抗辯權都是為了保證在案件之中確定是否合法才設立的。如果是不符合相關要求,但是當事人提出來要求對方當事人履行該項義務,但是對方當事人認為不符合法律的相關規定以及正確訴求的話,當事人可以由抗辯權來拒絕履行。
債務人行使的抗辯權有哪些
合同的不安抗辯權怎樣履行?
不安抗辯權行使怎么確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外資企業股權轉讓程序是什么
2021-03-18股東能取出公司里的錢嗎
2021-02-18動物侵權的認定和賠償
2020-12-08疫情減租政策是怎樣的
2021-02-07勞動安全事故罪與他罪區別
2021-01-09對錯判的反映和申訴的處理
2021-01-01有不良逾期記錄怎么辦
2021-02-01企業外銷收入會計要如何計賬
2021-01-21承攬人、定做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1-01-26父母贈與兒子兒媳房產可以反悔嗎
2020-12-12買二手房之前需要做哪些功課呢
2021-03-17如何書寫開發房地產協議書呢
2020-11-25職業禁忌癥能否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03飛機延誤有賠償嗎
2021-02-172020人壽保險合同樣本
2021-01-06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存在的問題及難點
2021-02-01不小心撞死人有商業保險怎么判定
2021-03-12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2021-02-22企業未繳納社會保險費用要面臨哪些行政處罰
2020-12-27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草案)
20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