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遍管轄是指所有的國家對該案件都具有管轄權的一種管轄原則,是在突破地域、國籍、利益保護聯系基礎上形成的,本身具有很強的國際性。在界定普遍管轄原則的問題上,理論界存在三種不同視角的理論概括:
其一是指從國內刑法確定普遍管轄權的范圍角度對普遍管轄原則所作的傳統解釋,認為犯罪行為不論發生在何地,也不論指罪犯的車籍所屬,國家都有權根據國內公訴法對該罪行加以追訴;
其二是指西方傳流國際法理論以犯罪是文化界的連帶性的觀念為基礎所作的解釋,認為普遍管轄原則是一切國家對侵害其保護的超國家的文化利益的犯罪行為,不問罪行發生于何地及犯罪人國籍如何,均可適用國內公訴;
其三是從現代國際法的規定出發,認為普遍管轄原則應嚴格限定于國際條約規定的罪行,主張無論是國內公訴法的角度還是從傳統國際法的角度對這樣的罪行所有國家都有管轄權。
筆者贊同第三種角度的界定,國際刑法中的普遍管轄是指,針對國際罪行,不論犯罪地、犯罪國籍如何,只要能實現實際控制,各國有權根據國內公訴對犯罪分子加以管轄。
理解普遍管轄原則,首先需要澄清三個問題:
(1)實際控制,是指普遍管轄原則適用的前提,按照一般刑事管轄原則,對于與罪犯逮捕地在地域、國籍、受害人等方面無任何關系的犯罪人,罪犯實際控制地法院則無權管轄。但普遍管轄原則適用彌補這一缺漏。對于國際罪行,只要在其領土上能夠實現對該罪行實施者的控制,不論犯罪人是否具有本國國籍,不論犯罪行為是否在國內,也不論受害者是否本國公民,實際控制罪犯的國家都有權對該罪行提起訴訟并做出裁決。
(2)國際罪行,是指以國際條約的形式明確規定的、危害國際的犯罪行為。國際罪行不同于國內犯罪,其包括主觀要件和客觀要件,主觀要件上表現為故意,客觀要件為實施了危害國際共同利益而為國家條約禁止的行為。這種犯罪由于違反了國際的共同利益,因此被稱為國際法上的犯罪行為,所有國家逮捕和懲辦這種犯罪。國際罪行的實施,不僅是針對某個國家,某類組織,某個自然人的犯罪,而且同時對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形成侵犯、構成對整個人類的安全和秩序的破壞。由于各國參加的條約范圍不同,在其所參加公約中是否存在保留條款亦有差異,這種差異從而導致對國際罪行在不同國際刑法中確認范圍的差異。
(3)國內公法,是指實際控制國際罪行實施者的國家對其追訴和懲罰適用的法律依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自己和房主簽的租房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25肝挫裂傷能評傷殘嗎
2021-01-15撤銷婚姻需要經過哪些程序
2020-11-14房子交了定金事后漲價算誰的
2021-03-14創業型企業貸款申請書的內容有哪些
2021-03-16對交通行政處罰不服的怎么做?
2021-02-09農民工工資拖欠法律怎么規定
2020-12-18犯受賄罪一般會判死刑嗎
2021-02-10監護人能抵押孩子的房產嗎
2020-11-18公司股東欺詐轉讓股權如何起訴
2021-03-26辭退員工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嗎
2021-03-17勞動合同變更是怎么回事
2021-02-25什么是合同的可變更
2020-12-02什么是勞動法?
2021-01-06勞動關系申請工傷要多久出結果
2021-02-28中外投資類保險產品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08家庭財產保險的保險責任
2020-11-10人身保險合同怎么寫
2020-12-15“過期”理賠訴訟如何判
2021-01-26保險銷售行為現場應當同步錄音錄像嗎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