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強制措施的種類及其適用條件是什么
依照《刑事訴訴法》的規定,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可以依法采取拘傳、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拘留、逮捕等五種強制措施。
一、拘傳
公安機關可以將需要拘傳或經傳喚沒有正當理由不到案的犯罪嫌疑人,拘傳到其所在市、縣內的指定地點進行訊問。拘傳時應當出示《拘傳證》,并責令其在《拘傳證》上簽名(蓋章),并摁指印。
(二)取保候審
刑事訴訟中的取保候審是指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對未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為防止其逃避偵查、起訴和審判,責令其提出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并出具保證書,保證隨傳隨到的一種強制措施。取保候審的實質意義就是既不關押,又要使訴訟活動正常進行。只有不關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訴訟權利才可能得到實現,被告人才可能在有相對人身自由的情況下,收集證據、學習法律聘請律師辯護人,被告人的人格尊嚴和訴訟平等才可能得到保障,在實現自己訴訟權利的時候,為司法機關查清案件事實,提供被告方的充分證據,從而在客觀現實中,有效的促使司法公正的真正落實。
(三)監視居住
監視居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在刑事訴訟中限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規定的期限內不得離開住處或者指定的居所,并對其行為加以監視、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種強制措施。
(四)刑事拘留
刑事拘留,是公安機關和人民檢察院在辦理直接受理的案件中,對于現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在法定的緊急情況下,暫時剝奪其人身自由、予以羈押,并進行審查的一種刑事強制措施。拘留是在緊急情況下由公安機關執行的一種處置辦法,即在來不及辦理逮捕手續而又需馬上剝奪現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的人身自由的情況下使用。
(五)逮捕
逮捕是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為防止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逃避偵查、起訴和審判,進行妨礙刑事訴訟的行為,或者發生社會危險性,而依法剝奪其人身自由,將其羈押起來的一種刑事強制措施。逮捕是刑事訴訟強制措施中最嚴厲的一種,它不僅剝奪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而且逮捕后除發現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和符合變更強制措施的條件以外,對被逮捕人的羈押期間一般要到人民法院判決生效為止。正確、及時的使用逮捕措施,可以發揮其打擊犯罪、維護社會秩序的重要作用,有效地防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串供、毀滅或者偽造證據、自殺、逃跑或者繼續犯罪,有助于全面收集證據、查明案情、證實犯罪,保證偵查、起訴和審判的順利進行。但是用的不好,錯捕濫捕,就會傷害無辜,侵犯公民的人身權利和民主權利,破壞社會主義法制的尊嚴和權威,損害公安司法機關的威信。
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讀者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律霸網專業的律師團隊會及時為你解答疑惑,讓你能夠及時維護自己的權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朋友間租車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18大學生做兼職引發勞資糾紛,勞動監察大隊不受理怎么辦
2021-03-02懲戒對象再次出現應列入名單情形如何處理
2021-01-10擔保人有擔保期限嗎
2020-12-14新三板掛牌意味著什么
2020-12-04離婚后可以終止探視小孩嗎
2021-01-04房產私人抵押公證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17央行新規,發微信紅包須證明"你是你"
2020-11-18擔保合同能口頭簽訂嗎
2020-11-10車子財產保全怎么保
2021-02-28耕地是否可以簽訂租賃合同
2020-12-22如何避免租房定金糾紛
2020-12-15入職半天就走的原因是什么
2021-03-05確認勞動關系是否引起訴訟時效中斷
2021-03-10國內貨物運輸保險的定義是什么
2020-12-27單位沒有交生育保險能不能享受到利益
2020-11-08學生校門口被撞傷,保險公司要賠償嗎
2020-12-30房屋建筑施工承包合同
2021-01-25國有土地出讓金可以分期支付嗎
2020-11-21如何辦理拆遷安置房委托書
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