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訴訟法規定,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遵守以下規定:
1.未經執行機關即公安機關批準,不得離開所居住的市、縣。即不得離開本人居住地周圍的一定區域,“市”,是指縣級市,不設區的市,不是指地級市、設區的市。這就是說,如果被取保候審人需要離開自己所居住的區域到外地去,只有經過公安機關的批準,才能離開,否則便是違反了規定。此外,如果取保候審是由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決定的,公安機關在批準被取保候審人離開所居住的市、縣前,應當征得決定機關同意。這主要是考慮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案件沒有終結以前,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隨時都有可能對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進行訊問,核實證據,對案件開庭審理等等。為了保證刑事訴訟活動的正常進行,規定被取保候審人不得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是非常必要的。
2.在傳訊的時候及時到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由于不在押,因此,司法機關采用傳訊方式通知他們到案。被取保候審人在接到傳訊后應當及時到案,才能保證刑事訴訟活動的順利進行。
3.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擾證人作證。被取保候審人不得以口頭、書面或者其他形式威脅、恫嚇、引誘、收買證人不要作證或者不要誠實作證。
4.不得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即被取保候審人不得利用自己未被羈押的便利條件與其他同案犯建立攻守同盟,統一口徑,或者隱匿、銷毀、偽造與案件有關的證據材料。
如果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違反上述規定,已交納保證金的,首先沒收保證金,然后根據不同情形,分別給予處理。對于違法情節較輕,不需逮捕,允許再次取保候審的,責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結悔過,重新交納保證金或者提出保證人;對于違反規定情節嚴重,不允許再取保候審的,應當采取監視居住或者予以逮捕。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審期間,沒有違反規定的,取保候審結束的時候,應當將保證金退還本人。
刑事訴訟法規定,被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遵守以下規定:
1.未經執行機關批準不得離開住處,無固定住處的,未經批準不得離開指定的居所。這主要是指兩種情況:一是被監視居住人在本地有固定住處的,未經公安機關批準,不得離開固定住處;二是對于應當采取監視居住措施而在本地沒有固定住處的,應當為他指定居所。未經公安機關批準,不得離開指定的居所。這里的居所,是公安機關指定的居住場所,而不是直接將被監視居住人關押在拘留所或者看守所。對于監視居住是由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決定的,執行機關在批準被監視居住人離開住處的,應當征得決定機關的同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服刑人員交罰金的流程
2021-02-08立房產遺囑公證多少錢
2021-01-10租用房屋固定資產嗎
2021-02-26破產和解是否有利于債權人債權利益的實現
2021-01-16離婚訴訟費用是多少以及如何繳納離婚訴訟費用
2020-12-19未領結婚證生了小孩應該歸哪方撫養
2021-01-28買集資房后代子孫可以使用嗎
2021-03-25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報告和處理規定
2021-03-14格式合同的具體表現有哪些
2021-02-22代拍協議范本
2021-01-31大連住房公積金提取條件有哪些
2020-11-09簽訂勞動合同公司名稱變了還有效嗎
2021-03-04員工不勝任現有工作崗位能不能隨意調崗
2021-03-07火災原因不明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10外資保險公司 未按照規定公告罰款多少
2021-01-19法律上分紅保險是什么意思
2020-12-16什么是保險欺詐
2020-12-07我的汽車在外地出險怎么辦
2020-12-16旅行社責任保險主要功能
2021-01-03車險理賠:體現服務的窗口
202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