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哪些人能適用監視居住?
監視居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在刑事訴訟中限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規定的期限內不得離開住處或者指定的居所,并對其行為加以監視、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種強制措施。與取保候審基本相同,但它們都是一種獨立的強制措施,只能擇一使用,不能同時并用。適用于監視居住的人的情形有以下幾情形:
1、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2、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3、應當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因有嚴重疾病或者正在懷孕、哺育自己嬰兒的婦女。
4、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羈押,司法機關在法定期限屆滿尚不能辦結案件的。
5、公安機關申請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但人民檢察院不予批準的。
6、持有效出入境證件,可能出境逃避追究刑事責任.但又不需要逮捕的。
二、監視居住期滿后怎么處理
監視居住決定由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檢察院作出,由公安機關執行,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也可以協助執行。
犯罪嫌疑人在被執行監視居住強制措施期間,不能離開居住住所(含指定居所),確有需要要離開的,應向執行監視居所的機關報告,得到同意后方可離開。
監視居住期限最長不超過六個月。監視居住期限屆滿,應當由辦案機關作出解除或撤銷監視居住的決定,具體程序為辦案人員提出意見,部門負責人審查,檢察長或公安局長決定后,通知辦案機關,并將解除決定書送達給嫌疑人。
三、監視居住后多少天起訴
《刑事訴訟法》第七十二條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符合逮捕條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監視居?。?/p>
1、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
2、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
3、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養人;
4、因為案件的特殊情況或者辦理案件的需要,采取監視居住措施更為適宜的;
5、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采取監視居住措施的。
對符合取保候審條件,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提出保證人,也不交納保證金的,可以監視居住。
《刑事訴訟法》第七十七條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最長不得超過十二個月,監視居住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
如果你有其他疑問,可以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建設工程合同可以適用留置權嗎
2020-11-09外貿出口程序是怎樣的
2021-02-16股東代表訴訟股東必須需要持股百分之十嗎
2020-11-15留置時間一般不得超過幾個月
2021-03-18關于逾期付款違約金和欠款利息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08監護制度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26拆遷房產證過戶需要什么證件
2021-02-04壽險公司拒賠的情形有哪些呢
2021-03-04意外保險屬于遺產嗎
2020-11-15意外險如何報案
2021-02-28團體意外險條款內容有哪些
2020-11-23什么是投保單
2021-02-13保險合同的變更怎么體現
2020-12-24應怎樣避免保險過期不賠
2020-11-14壽險理賠需要知道這些問題
2020-12-11保險合同的中止與終止有什么區別
2020-12-11保險公司組織形式是如何的
2021-02-17如何挑選合適的保險代理人
2020-12-09集體土地承包年限是多久
2020-12-26土地轉讓形式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