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判處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由于患有嚴重疾病需要保外就醫,或者婦女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的嬰兒,不適宜在監獄或其他勞動改造場所執行刑罰,可暫由罪犯原居住地的公安派出所執行,并由罪犯原屬的基層組織或者所在單位協助監督的一種特殊刑罰執行方法。緩刑稱暫緩量刑,也稱為緩量刑,是指對觸犯刑律,經法定程序確認已構成犯罪、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人,先行宣告定罪,暫不執行所判處的刑罰。
監外執行是對被判處監禁刑罰的犯罪人,基于特殊原因而采取的一種暫時變更行刑方式,實施非監禁刑罰的措施。監外執行是刑罰進步的產物,體現了刑罰的人道與文明。
監外執行的對象是只能是被判處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被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或無期徒刑的罪犯不得適用監外執行。由于監獄關押對象的特定性,本節所講的監外執行僅是有期徒刑犯的監外執行。
哪些情況可以監外執行
我國《刑事訴訟法》第214條規定:“對于判處有期徒刑或者據以都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暫予監外執行:(一)有嚴重疾病需要保外就醫的;(二)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都嬰兒都婦女。”由此可見,監外執行是指對被判處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因其具有法律規定的某種特殊情況,而依法將其放在監獄外不執行的制度。
根據有關法規規定,有嚴重慢性疾病,長期醫治無效的;年齡在60歲以上,身體有疾病,已經失去危害社會的可能的;身體殘疾、失去勞動能力的。但是,根據刑事訴訟法第214條規定:對于適用保外就醫可能以社會危害性的罪犯,或者自傷自殘的罪犯,不得保外就醫。
在我國,監外執行有兩種情況:一是人民法院在判決前,發現被告人具有法定的監外執行的條件,在判決時候直接決定監外執行;二是監獄在執行過程中,發現在監內服刑的罪犯具有監外執行法定的條件的,報請監獄管理機關批準監外執行。
如果監外執行情形消失的,人民法院是需要收監執行的。要是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私刻公章判刑案例
2021-01-25涉外離婚子女撫養問題
2021-02-02政府制定律師服務收費是否要實行聽證程序
2020-12-31確認合同無效糾紛上訴案
2020-11-13離婚證據清單模板是怎樣的
2021-01-23業主委員會的法律地位是怎樣的
2020-12-26認定勞動關系后可否進行工傷賠償
2021-01-23員工受傷申請調崗可以嗎
2020-12-01勞動爭議仲裁可以代替離職證明嗎
2020-11-18壽險理賠有哪些流程
2021-03-17人身意外險保險費多少錢
2020-12-07人身意外傷害險
2021-02-08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為什么會不生效
2020-11-16保險合同怎樣生效?
2020-12-13保險代理人應該如何選擇
2021-02-17保險理賠需要幾天
2020-12-26保險經紀公司管理規定有什么
2021-01-24喻某訴某保險公司保險合同糾紛案代理詞
2020-12-25保戶須知
2021-03-25保險公司如何評級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