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六條第一項,“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
受害人通過訴訟途徑尋求司法救濟,首要條件就是符合法律關于訴訟時效的規定。訴訟時效直接關系到受害者被侵害的權益能否得到保障,侵害人是否將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因此,在不過分造成訴累同時充分保障受害人通過訴訟程序向人民法院提出保護其合法民事權益的請求的有效期限有著重要意義。
在醫療損害賠償的案件中,都存在違約責任與侵權責任的競合。按照我國法律,請求權競合時只能選擇其中一種請求權的規定,法官在醫療糾紛案件的審判實踐中允許患者選擇更有利于自己的請求權即提起違約之訴或者侵權之訴。那么,以侵權損害賠償提起訴訟的,其時效規定應該是適用《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六條第一項,“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
訴訟時效從知道和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計算。但是由于醫患雙方掌握知識和信息的不對等性,以及醫療損害后果的潛伏性和隱蔽性。因此,人民法院在審理醫療糾紛案件中,應該從有利于患者的角度出發,盡量不用“應當知道”的推測性標準來計算訴訟時效。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一百六十八條:“人身損害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傷害明顯的,從受傷害之日起算;傷害當時未曾發現,后經檢查確診并能證明是由侵害引起的,從傷勢確診之日起算。”顯然也傾向于以受害人“明確知道”為主要標準,而非“應當知道”為主要標準。
由于醫療行為的特殊性(尤其是在長期內經過多家醫療機構治療的情況下),以及患者掌握醫學知識和病況信息的不足,僅以知道“權利被侵害”為起點是不足以切實保護受害人的權利的。因為存在患者發現損害后果時,由于事隔久遠而無法確定侵害人,因此也在一定時期內無法起訴的情形。在這種情況下,有必要以知道“損害后果”和“因果關系”為起點計算訴訟時效。當然,對“因果關系”的知道只是能確定侵害人為準,而不要求知道詳細具體的因果關系分析。因為這種情況應該屬于《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七條:“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長訴訟時效期間。”中的特殊情況。
受害人通過訴訟途徑尋求司法救濟,首要條件就是符合法律關于訴訟時效的規定。訴訟時效直接關系到受害者被侵害的權益能否得到保障,侵害人是否將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醉酒駕駛會拘留多少時間
2021-02-10個人買房商業貸款條件需要哪些
2020-11-26姘居和事實婚姻有什么不同
2021-03-07執行立案說明已經在執行了嗎
2021-01-18單位公租房申請書范文怎么寫
2020-11-08誰對政府投資項目負有監督管理職責
2021-02-11高校畢業生簽的三方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01分期買的手機不想要了需要賠錢嗎
2021-01-17當事人能否當庭變更訴訟請求
2020-12-14請求確認勞動關系材料有哪些
2021-03-23勞務派遣合同怎樣簽
2021-01-05上班路上被車撞傷屬于意外傷害保險理賠范圍嗎
2021-03-24保險合同成立和保險合同形式是什么
2021-03-05人身保險一年需要交納多少錢
2021-02-19高血壓跌倒死亡是意外嗎可以找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1-03-01保險公司應在多長時間內賠錢
2021-03-17被保險人與第三人已履行調解協議,保險公司是否免責
2020-12-05經營健康保險的公司要提交準備金評估報告嗎
2021-01-08對方逃逸醫藥費對方保險公司給嗎
2021-01-02車輛發生交通事故后如何辦理車輛理賠
202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