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特別法人與一般法人的區別有哪些?
根據《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施行)》第九十六條規定,機關法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法人、城鎮農村的合作經濟組織法人、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法人是特別法人。
在我國,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等組織數量眾多,但由于現行法律沒有規定其民事主體地位,在一些情況下這些組織不能順利從事民事活動。因此,草案增加規定: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具有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法人資格,可以從事為履行職能所需要的民事活動。未設立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村民委員會可以依法代行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職能。
此外,草案還在法人一章中增設第四節“特別法人”,將機關法人、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合作經濟組織等涵蓋在內,以利于這些組織更好地參與民事生活,利于保護其成員和與其從事民事活動的相對人的合法權益。
關于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的法人地位的問題,有的部門、地方和一些基層干部群眾代表提出,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是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為履行其職能需要從事一些民事活動。現行法律沒有規定其民事主體地位,致使其在一些情況下不能順利從事民事活動。民法總則應明確賦予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法人資格。對此,此次草案增加規定: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具有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法人資格,可以從事為履行職能所需要的民事活動。未設立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村民委員會可以依法代行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職能。
有經費的機關和承擔行政職能的法定機構從成立之日起,具有機關法人資格,可以從事為履行職能所需要的民事活動。
機關法人被撤銷的,法人終止,其民事權利和義務由繼任的機關法人享有和承擔;沒有繼任的機關法人的,由作出撤銷決定的機關法人享有和承擔。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依法取得法人資格。法律、行政法規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城鎮農村的合作經濟組織依法取得法人資格。法律、行政法規對城鎮農村的合作經濟組織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具有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法人資格,可以從事為履行職能所需要的民事活動。未設立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村民委員會可以依法代行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職能。
由于我國在之前尚未對居民自治組織的相關法律承擔者進行規定,導致很多居民自治組織不能夠進行相關的民事活動,為了保障居民自治組織的相關合法權利所以才設立特別法人這一項。因為居民自治組織和普通的商業活動組織有著非常明顯的區別。
變更法人代表需要什么手續?
我國非法人組織的種類都有哪些
公司法人代表信用貸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院治療失誤造成更大損傷追究誰的責任
2021-01-31違法多長時間不追究
2020-11-23企業繳納五金一險是否有什么強制措施
2021-01-16隴南武都十級傷殘賠多少
2021-01-30公司分立是否交企業所得稅
2021-03-05農民工工資拖欠法律怎么規定
2020-12-18無結婚證酒席錢要賠償嗎
2021-03-02醫療保險長期未繳納如何賠償
2021-01-01高級管理人員怎么簽合同
2021-03-04勞動監察撤訴會通知嗎
2021-01-07飛機延誤什么時候給賠償
2021-01-25戴隱形眼鏡失明,保險公司失明保險會賠嗎
2021-01-02岑某訴某保險公司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1-15長期健康保險產品是否有合同猶豫期
2021-03-25輕微傷保險公司賠付還要額外賠付嗎
2021-01-05保險合同違約和侵權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26保險合同簽訂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17荒山開發承包合同
2021-03-22開荒地承包合同怎么寫
2020-12-17土地轉讓期限是多久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