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直接找醫院醫務科進行友好協商解決,當然目前很多地方的政府為了避免國家財產流失,出臺了很多的地方性文件監督醫院向外賠款,例如廣東省省政法就出臺了省政府令規定醫療糾紛賠付金額1萬元以上的,公立醫院應當采取由第三方介入的途徑解決,由此引出以下幾點;
2、向衛生行政部門申請行政處理(如去找衛生局,衛計委等)
3、向人民法院起訴涉事醫院。
4、患方當事人可以了解糾紛案件發生地是否有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如果當地有成立該單位的可以向當地的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
5、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途徑(如有條件的可以申請仲裁)
醫療糾紛的訴訟時效相關法律規定
醫療糾紛的訴訟時效到底有多長,這是困擾廣大患者的一個問題。我們可以從以下法律規定可以得到答案:
1、《民法通則》第137條規定:“訴訟時效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計算。但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20年的,人民法院予保護。”
所謂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是指客觀上存在著知道的條件和可能,不管當事人實際上是否知道,均推定為知道權利受害侵害,應當自此時計算訴訟時效期間。例如,某女病人于1993年在甲醫院分娩時因大出血而輸入了解200毫升血,5個月后于乙醫院查出患了乙型炎。當時的病例上記載著這次輸血史,并指明是乙型肝炎的病因。該病人一直在乙醫院治療,從未到甲醫院申明這一情況。1996年初,由于所在單位醫療制度改革,需要病人自己承擔一部分醫療費用。至此,病人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甲醫院負擔這部分醫療費用,并申明是剛剛知道乙肝與輸血有關。法院開始受理了本案,并通知了甲醫院。甲醫院的法律顧問及時向法院提出了本安已超過訴訟時效的分析意見,后法院駁回了原千的訴訟請求。
2、《民法通則》第135條的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3、《民法通則》第136條規定:“下列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
(一)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
(二)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
(三)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四)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者損毀的。”
由此可見,醫療損害責任糾紛的訴訟時效為一年,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鑒于醫療糾紛專業性極強,實踐中一般采用“知道”而非“應當知道”的標準,具體來說,即患者知道有損害后果發生時,可以以此作為一年訴訟時效的起算點;或損害后果出現后一段時間,患者通過某種途徑知道權利被侵害(即知醫院有過錯)時,也可以作為一年訴訟時效的起算點。但最終損害后果出現后超過20年患方未起訴的,喪失勝訴權。
同時,如果患者有證據證明其在一年內曾向醫院提出賠償要求,或雙方經第三方調節機構調解的,構成訴訟時效中斷,訴訟時效期間將從中斷之日起重新計算,仍為一年時間。
醫療糾紛防范與處理
(一)醫療糾紛的防范
1.狠抓醫療管理,提高醫療質量
堅持實行醫療質量管理目標責任管理。每年年初醫院與各科室簽訂醫療質量管理責任書,每月進行檢查考核,凡發生一起醫療糾紛,按其責任大小,分直接責任人、間接責任人和管理責任人,進行內部經濟追償。
2.狠抓規章制度的落實,建立醫療糾紛的長效防范機制
即用“三嚴”來規范醫療質量的管理,一是嚴格制定制度。針對醫療質量管理的每一個環節,特別是容易出現醫療安全隱患的重點環節,如婦產科、產房、手術室、供應室、急救室,逐一排查醫療安全隱患,逐條落實到人進行整改;二是嚴格考核制度。每月由醫務科、護理部、院感等職能科室人員組成的質控小組對各科室進行檢查考核;三是對考核結果、嚴格按制度兌現,決不姑息遷就。同時,經常組織醫護人員對近年來單位或外單位發生過的醫療糾紛進行分析討論,找準主、客觀原因,并從中總結出帶有普遍性的經驗教訓,有針對性的對相關制度進行修改和完善,形成長期有效的醫療質量管理防范制度,確保在醫療質量管理和醫療糾紛的處理中做到有章可循。
3.把脈誠信,加強醫患溝通
加強醫患溝通是確保醫療質量,減少醫療糾紛的重要環節,良好的醫患溝通,不僅能增加患者對醫療技術局限性和高風險性的了解,加深對醫生的信任,還可以疏導患者的社會心理問題,促進疾病的轉歸。如何做到有效溝通,我們一是對職工強化以人為本,優質服務的宗旨教育,在全院推行“微笑相迎、主動問候、首診(問)負責、出院相送”的服務模式,從病人需求入手,主動送服務,通過召開病人座談會,進行滿意度調查等形式,及時聽取病人的意見,了解病人需求、改進工作,維護患者的消費權。二是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權。建立與病人“五談話”制度,即入院時;手術前;發生危、重急癥時或創傷性損傷時;使用毒、副作用較大或貴重藥品前;出院時。規范了談話簽字內容、完善病情同意書、醫患道德責任書,同時教育醫務人員戒除“以醫為尊”的思想觀念,堅持“以病人為中心”,認真履行告之義務,為改善醫患關系,減少醫患糾紛提供了有力的保證。
4.改善服務環境,方便病人康復
我們推出了“花園式環境,賓館式服務”的創建活動。一是對內外環境進行全面整建,病房全部安裝空調,配置電視機,讓病人就醫尤如在家的感覺;二是開展為剛入院的病人免費提供一餐飯的“親情服務”,以消除剛入院的不適應感覺;三是各科室根據自身特點,提供4~5項便民措施,滿足病人的不同需求。
以防為主,妥善處理醫療糾紛雖然通過采取以上措施,有效地減少了醫療糾紛的發生,但由于社會環境的影響,一些醫療糾紛仍不可避免,我們對醫療糾紛的解決原則是:正確認識,坦然面對,緩和矛盾,妥善解決。
(二)醫療糾紛的處理
1.依法處理
對那些當事人比較理智,提出通過正當渠道解決的,我們及時進入程序,深入調查,客觀分析,明確責任,公正處理,取信于民;屬醫療缺陷造成的,該賠償的賠償,對責任人該經濟追償的追償,并組織全院職工進行討論,從中吸取教訓。
2.協調處理
主要是針對那些無理取鬧或患者不按正當程序解決的,嚴重影響單位正常工作秩序的醫療糾紛。一是對通過初步調查分析,醫療過程中確有過錯,患者及家屬不申請醫療事故鑒定,而是謀略通過取鬧解決的,我們積極給上級主管部門做好匯報,請他們出面幫助協調,并處理好與公安、司法部門的關系,請他們維護單位的正常工作秩序。同時,做好患者單位或村組領導的工作,用行政干預的方式合理解決,既不回避問題,也不夸大問題,給患者一個滿意的答復,對當事人予以嚴肅處理,促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避免矛盾擴大化,造成不良后果;二是對那些責任一時難以分清,但患者及其家屬拒不申請或拒不接受鑒定結果,仍采取鬧、上訪等辦法試圖達到個人目的的,我們采取“冷處理”的辦法,不急于立即解決,而是通過“拖”一段時間,讓他們冷靜下來后再商議解決措施;三是對純粹無理取鬧的,即病人出現的后果完全是病情發展的正常過程,醫療診斷治療無任何過失,患者家屬完全是無理取鬧,這種情況我們請公安部門堅決制止,對給單位或人員造成損害的,要堅決要求賠償道歉。
3.說服解決
對那些醫院沒有過失,只是由于患者或家屬缺乏基本醫學常識,對醫院及醫護人員的診療行為不理解造成的醫療糾紛,我們耐心地向他們講解有關醫學知識,講解一些診療的科學性、風險性及其采取診療措施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贏得他們的理解和信任,使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
3.防處并舉
效果顯著幾年來,我們堅持按照“防處并舉,以防為主”的醫療糾紛防范與處理原則,狠抓醫療質量管理與控制,防止和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及時解決和處理醫療糾紛,防止醫療糾紛的惡化和擴大,使醫療質量不斷提高,醫療糾紛逐漸減少,醫療糾紛的處理日臻成熟規范,醫療糾紛在社會上的不良影響逐年下降。
醫療糾紛舉證責任怎么分配
在不同的醫療糾紛中舉證責任的分配是不同的:
其一,在醫療侵權訴訟中,根據《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的明確規定,適用法定的舉證責任倒置。
其二,對于事實清楚較簡易的其他醫療糾紛案件,原告選擇違約之訴的,應適用無過錯歸責原則,實行“誰主張,誰舉證”,由主張違約方承擔舉證責任。
其三,有的醫療糾紛中存在這樣的情況,因為患者掌握著重要的證據,如果發生爭議,讓醫療機構舉證根本不可能,因為這些證據在患者出院之后往往已經帶走,如果讓醫療機構承擔舉證責任,患者拒不出示的話,醫療機構只能承擔舉證不能的后果,隨之而來的也只能是醫療機構的敗訴。
律霸網小編提醒大家醫療事故是非常嚴重的問題,可能會造成人們生命的健康問題,但如果發生大家一定要認真對待,友好協商,如有任何相關的法律問題可以咨詢律霸網的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著作權何時生效
2021-02-13國家賠償能否進行協商
2021-03-05追討退休前工資是勞動爭議嗎
2021-03-10強制執行申請書
2021-02-16訴前財產保全必須具備的條件是什么
2021-03-16仲裁授權委托書是怎樣的
2020-12-27拒收事故認定書怎么處理
2021-01-14學生在外面玩水死亡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13勞務合同需要承擔什么責任
2020-11-21勞務派遣國外生病死亡如何賠償
2020-11-25上海員工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1-22實習期有沒有最低工資標準
2020-12-04綜合意外險和團體意外險哪個好
2021-03-07人身意外傷害險
2021-02-08父母可以給成年子女購買死亡險嗎
2021-01-10保險合同成立后投保人的義務是什么
2020-11-21旅行保險怎么買
2020-12-21怎么知道單位有沒有交保險
2021-01-20什么是保險合同的復效
2020-11-18醉酒致傷亡不算工傷嗎
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