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傳喚有哪些法律依據呢
刑事傳喚主要用于刑事案件的當事人。主要法律依據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一十九條對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傳喚到犯罪嫌疑人所在市、縣內的指定地點或者到他的住處進行訊問,但是應當出示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的證明文件。對在現場發現的犯罪嫌疑人,經出示工作證件,可以口頭傳喚,但應當在訊問筆錄中注明。傳喚、拘傳持續的時間不得超過十二小時;案情特別重大、復雜,需要采取拘留、逮捕措施的,傳喚、拘傳持續的時間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不得以連續傳喚、拘傳的形式變相拘禁犯罪嫌疑人。傳喚、拘傳犯罪嫌疑人,應當保證犯罪嫌疑人的飲食和必要的休息時間。
第一百八十七條人民法院決定開庭審判后,應當確定合議庭的組成人員,將人民檢察院的起訴書副本至遲在開庭十日以前送達被告人及其辯護人。在開庭以前,審判人員可以召集公訴人、當事人和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對回避、出庭證人名單、非法證據排除等與審判相關的問題,了解情況,聽取意見。人民法院確定開庭日期后,應當將開庭的時間、地點通知人民檢察院,傳喚當事人,通知辯護人、訴訟代理人、證人、鑒定人和翻譯人員,傳票和通知書至遲在開庭三日以前送達。公開審判的案件,應當在開庭三日以前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開庭時間和地點。上述活動情形應當寫入筆錄,由審判人員和書記員簽名。
第二百一十一條人民法院對于自訴案件進行審查后,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犯罪事實清楚,有足夠證據的案件,應當開庭審判;
(二)缺乏罪證的自訴案件,如果自訴人提不出補充證據,應當說服自訴人撤回自訴,或者裁定駁回。
自訴人經兩次依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按撤訴處理。
法庭審理過程中,審判人員對證據有疑問,需要調查核實的,適用本法第一百九十六條的規定。
現實當中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夠一帆風順獲得美好的生活,實際上有許多人所生活的環境往往具有非常多的沖突以及非常大的壓力,建議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應該盡量為自己減壓。如果遇到了什么難以處理,無法忍受的情況最好通過法律手段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也可以咨詢律師幫忙,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能認定工傷,員工應該怎么索賠
2021-02-13夫妻共同債務是承擔連帶責任嗎
2021-03-23效力待定合同中相對人有催告權嗎
2021-02-12勞務合同中的免責協議有效嗎
2020-11-22婚前財產分割法律怎么規定
2020-12-09男性可以申請人身保護令嗎
2021-01-16顧客在商場摔傷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14孩子商場受傷賠償有哪些相關內容
2020-12-07如何確定競業限制的范圍
2021-01-09交通事故意外險的免責事項
2021-01-23人身保險法中的保險利益存在于何人
2021-02-16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以騙取保險金為目的,應當受到法律制裁
2021-03-08法院判賠精神損害,保險抗辯按序賠償
2020-12-24第三者責任保險的證明材料
2020-11-08哪些交通損失保險公司不賠
2021-01-12什么是土地承包經營權的保護
2020-11-22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規定是怎樣的
2021-02-15集資房轉讓交土地出讓金嗎
2021-02-23商業土地轉讓是什么
2021-01-30住改非和住宅拆遷哪個補償高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