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醫療事故不僅是一個醫學命題,同時也是一個法律命題。在這樣一個走向權利的時代,從法律角度尤其是從刑法層面對醫療事故予以討論,對于我國公共醫療衛生制度的維護和公眾生命健康權的保障具有深層次的意義。【關鍵詞】醫療事故;醫務人員;醫療過失;醫療鑒定1997年修訂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335條明文規定了醫療事故罪,這一罪名的確立對于保障就診人的合法權益、維護醫療機構的正常工作秩序必將產生積極的影響。然而自醫療事故罪在立法上誕生以來,無論是在理論上還是在司法實踐中,關于該罪的爭論頗多。本文正是基于對部分問題的一些認識,希望通過論文談一下自己的拙見,以便為今后更好地研究醫療事故罪提供一種思路。一、醫療事故的概念不科學界定醫療事故的概念,就不能恰如其分地給醫療事故罪劃出一個范圍半徑,進而也就無法對醫療事故罪中的若干問題進行正確的探討。(一)刑法學上的醫療事故。刑法學意義上的醫療事故不完全同于醫學上的醫療事故,因為刑法上醫療事故罪中的醫療事故要求具有“嚴重損害后果”這一要件。根據刑法規定,醫療事故罪中的“嚴重損害后果”是指造成就診人死亡或者嚴重損害就診人身體健康的情形。醫療事故罪屬于業務過失犯罪,是否達到這一法定的危害結果是對醫療事故定罪量刑的首要條件,也是區分罪與非罪界限的一個標準。但是,由于對醫療事故造成損害的特殊性缺乏科學統一認識,又沒有明確司法標準,在刑法理論和司法實踐中對“嚴重損害后果”的理解分歧較大。1、對“造成就診人死亡”的理解我國《刑法》第335條規定,構成醫療事故罪必須“造成就診人死亡或嚴重損害就診人身體健康”,這是成立醫療事故罪的一個限制性條件。“造成就診人死亡”較容易理解,現在一般是指心跳、呼吸停止,瞳孔散大及其對光反射消失。[1]2、對“嚴重損害就診人身體健康”的理解學者爭論的焦點集中于對“嚴重損害就診人身體健康”的理解。由于《刑法》第335條對“嚴重損害就診人身體健康”沒有作出明確具體的規定,又沒有相應的司法解釋,所以刑法理論上就存在多種觀點。如有學者認為,“嚴重損害就診人身體健康”一般是指按人身傷害標準,經鑒定屬于輕傷害以上結果的;[2]亦有認為“一般是指造成病人殘疾、組織器官損傷導致功能障礙,或者某些病情未被及時發現而導致無法治愈的”;[3]或“主要指造成就診人殘疾、組織器官損傷、喪失勞動能力等后果”;[4]還有人認為“嚴重損害就診人員健康”僅包括原《辦法》中的二級醫療事故造成的損害,不包括三級醫療事故造成的損害,即至少應造成就診人員嚴重殘廢或嚴重身體功能障礙。《條例》總則第4條規定:根據對患者人身造成的損害程度,醫療事故分為四級:一級醫療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殘疾的;二級醫療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殘疾、器官組織損傷導致嚴重功能障礙的;三級醫療事故:造成患者輕度殘疾、器官組織損傷導致一般功能障礙的;四級醫療事故:造成患者明顯人身損害的其他后果的。具體分級標準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制定。我們認為,“嚴重損害就診人身體健康”應首先符合《刑法》第95條對重傷的規定,即“使人肢體殘廢或者毀人容貌的;使人喪失聽覺、視覺或者其他器官機能的或其他對于人身健康有重大傷害的”規定,在此基礎上,并應參照《條例》來衡量“嚴重損害就診人身體健康”。所以總起來看,“嚴重損害后果”應理解為包括《條例》規定的一、二級醫療事故比較合適,即醫務人員的過失行為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殘疾或造成患者中度殘疾、器官組織損傷導致嚴重功能障礙的醫療事故,這也就是刑法學意義上醫療事故的概念外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擔保協議被擔保人的姓名寫錯了生效嗎
2020-12-11破壞軍婚罪有哪些什么處罰
2021-02-167萬的車輛的保全費收取多少
2021-01-21撫養費不給會判刑嗎
2021-02-09空置房物業費70%的規定是什么
2021-03-11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可以提高注冊資本嗎
2021-03-13設立商業銀行要公告嗎
2021-02-04被迫簽訂有欺詐性的合同可以撤銷嗎
2021-01-17網絡商標糾紛可以起訴嗎
2021-03-16雙方當事人在發院達成調解協議 一方不履行咋辦
2020-11-29達到人身意外傷害標準的應該滿足哪些要件
2021-01-22校車肇事損失保險公司拒賠無理
2021-02-25機動車發生全損應如何理賠
2021-01-20退商業車險過程是怎么樣的,退保需要什么材料
2021-03-25因過錯造成保險財產損失代位求償案
2021-02-11不可不知的保險術語
2021-03-15再保險
2021-01-27未簽訂書面的土地承包合同是否有效
2021-02-16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轉包與轉讓有哪些區別
2020-12-31政府有拆遷調解部門嗎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