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決定的成立條件
一個行為要構成行政決定,必須具備行政權能的存在、行政權的實際運用、法律效果的存在和表示行為的存在四個條件。
行政權能的存在
行政權能是實施法律,作行政決定的一種資格。它可以由法律賦予行政機關和社會組織,也可以由行政主體分解、確定給行政機構。只有具備行政權能的組織才能實施法律、作行政決定,也只有具備行政權能的組織所作的行為才有可能是行政決定,不具備行政權能的組織或個人所作的行為就不是行政決定。
行政權能是一種主體資格,是決定一個組織是否行政主體的實質性資格。因此,行政權能可以稱為行政決定成立的主體要件或資格要件。
行政權的實際運用
行政決定必須是行使行政權的行為,即運用行政權所作的行為。這是因為,只有運用行政權才能來實施具有單方性和強制性的行政決定,只有這樣的行為才不具有民事法律行為等其他法律行為的特征,才需要行政法的規范。運用行政權是以享有行政權能為前提的。因此,凡是享有行政權能并實際上運用行政權所作的行為都是行政決定;而沒有運用行政權所作的行為,即使實施者是享有行政權的組織,也不是行政決定。
行政權的實際運用是通過公務員的行為來實現的。公務員的行為是否行使權力的行為或公務行為,有時并不明確,需要按照工作時間、職責權限、實施行為的名義、行為所體現的意志和行為所追求的利益等標準來加以認定。
法律效果的存在
行政決定必須是一種法律行為即具有法律效果的行為。法律效果的存在可以稱為行政決定成立的法律要件或內容要件。需要指出的是,確認或證明某種權利義務關系,使其從不穩定或不明確狀態趨于穩定或明確,也應視為一種法律效果,因而行政確認和行政證明也應作為一種行政決定。但是,在現有行政決定的基礎上,行政主體運用行政權所作的第二次行為,如果沒有新的法律效果,就不屬于行政決定,不屬于行政訴訟受案范圍。
表示行為的存在
行政決定是行政主體的一種意志,但卻應當是一種表現于外部的、客觀化了的意志即意思表示。行政主體只有將自己的意志通過語言、文字、符號或行動等行為形式表示出來,并告知行政相對人后,才能成為一個行政決定。如果行政主體的意志還沒有表現出來,或者還沒有告知行政相對人,就無法被外界所識別,就應視為行政決定不存在或不成立。
總之,行政決定的成立必須同時具備資格要件、權力要件、法律要件和形式要件。缺乏上述要件之一的,行政決定不成立,但可稱為假行政決定。假象行政決定或假行政決定,是指不完全具備行政決定的構成要件,但與行政決定相像的行為。
二、行政決定的特征
行政決定的單方性
法律行為是法律主體的一種意思表示。民事法律行為是各方主體的一致意思表示。然而,行政決定是運用行政權對公共利益的一種集合、集合和分配,只能是代表公共利益的行政主體的一種單方面意思表示。也就是說,行政相對人是否應當承擔某種公共負擔,能否利用某種自然資源和公共設施,是否已經侵犯了公共利益及是否應受到制裁,都取決于行政主體的意志而不取決于行政相對人的意志。因此,行政決定不同于民事法律行為。隨著行政民主化的發展,現代社會的行政相對人已能廣泛地參與行政程序或行政決定的實施,即參與意思表示,但仍然取決于行政主體的接受和采納。并且,行政相對人的意志一旦為行政主體所接受或采納,所形成的最終意志在法律上仍然被視為行政主體的意志。因此,行政相對人的行政參與并沒有改變行政決定的單方性。
行政決定的強制性
民事法律行為是以意思自治為原則的,即是以對方主體自愿接受為前提的,是各方主體自愿約定權利義務的一種意思表示。然而,行政決定是法律的一種實施,是法律在相應領域或事項上的表現,于是法律的強制性就必然體現為行政決定的強制性。就行政主體而言,這種強制性表現為行政主體作意思表示的法定性,而不以意思自治為原則。就行政相對人而言,這種強制性表現為19世紀行政法學上所說的服從和遵守和20世紀行政法學上所說的配合。如果行政相對人不予以配合,就會導致強制執行。行政決定對行政相對人的強制性也是行政決定單方性的保障。沒有行政決定的強制性,作為行政主體單方意志的行政決定就難以作出和實現。盡管現代行政法學不再強調行政決定實施的強制性,而強調行政決定的可接受性和行政相對人的自愿接受,但卻仍然是以強制為后盾的。
行政決定的無償性
民事法律行為是以等價交易、有償服務為原則的。行政決定盡管也是一種服務,但卻是一種通過實施法律來實現的公共服務,是無償的。這是因為,從利益關系上說,行政主體對公共利益的集合(主要表現為征收稅款)是無償的,因而對公共利益的集合和分配也應當是無償的。也就是說,行政相對人已經無償地分擔了公共負擔,接受行政主體的公共服務也應當是無償的。從法律關系上說,行政主體的權力又是一種職責或義務,而職責或義務的履行是無償的。行政主體實施法律所需的經費只能由國家財政來負擔。當然,行政決定的無償性是有例外的。當特定行政相對人承擔了比其他行政相對人更多的公共負擔(如財物征用等)時,或者分享了比其他行政相對人更多的公共利益(如獲得許可而開采金礦、取用地下水等)時,就應當是有償的。總之,就行政決定而言,無償是原則,有償是例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加班公司不給加班費怎么辦
2021-02-27在我國怎么處理非法移民
2021-01-17合理實施哪些行為的可以不經肖像權人同意
2021-01-25財產保全措施會因為反擔保而解除嗎
2021-03-08交通事故逃逸一般怎么處理
2021-02-26各省市消費者協會投訴電話是多少
2020-11-19怎么擬定合同有免責條款
2020-12-02意外險報銷的概念是如何的
2021-03-22人壽保險索賠需要提供什么資料,需要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0-11-20飛機延誤賠償險標準
2021-03-21保險合同是不是單務性合同
2021-03-13重大疾病險公司拒絕理賠該如何處理
2020-12-0630萬車貸追不回 保險公司當“賠匠”
2021-01-11撞了自家人也能獲得保險理賠
2021-02-05商業第三者險的賠償計算方式
2020-11-22《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人保險法》
2020-12-05正確理解保險經紀、保險代理
2020-12-22國家土地承包年限
2020-12-14什么是原土地承包經營權人
2020-12-06出讓土地轉讓條件有哪些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