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審的適用條件
以下四種情形可以適用取保候審:
1.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管制是不剝奪人身自由的刑罰,拘役的關押期限在六個月以下。可能獨立適用罰金、剝奪政治權利等附加刑的也都是較輕的罪行。可能判處這些刑罰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涉嫌的罪行較輕,通常情況下,不羈押不會發生社會危險性。
2.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本項作這樣的規定,主要是考慮到有些人雖然涉嫌罪行比較嚴重,可能會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但其涉嫌的犯罪可能是過失犯罪,如交通肇事罪、玩忽職守罪等,有些雖然是故意犯罪,但主觀惡性較小,如初犯、偶犯等。對這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果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也可以取保候審,無需進行羈押。這里所說的“社會危險性”主要是指本法第七十九條規定的可能實施新的犯罪,有危害國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會秩序的現實危險,可能毀滅、偽造證據,干擾證人作證或者串供,可能對被害人、舉報人、控告人實施打擊報復,企圖自殺或者逃跑等情形。判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有社會危險性要根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各方面情況綜合考慮。通常應當根據其涉嫌犯罪行為的性質、社會危害、對所犯罪行的態度、本人的一貫表現、與所居住區域的聯系等方面因素綜合判斷。在一般情況下,對涉嫌犯罪性質、情節惡劣,后果嚴重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宜適用取保候審。
3.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本項規定的情形又分三種情況,一是患有嚴重疾病,二是因為年老、殘疾等原因生活不能自理,三是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有這三種情況,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本法第七十九條規定的社會危險性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本項在1996年刑事訴訟法有關規定的基礎上,明確三類人員可以取保候審,體現了人道主義精神和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權利的保護。
4.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采取取保候審的。“羈押期限”包括本法有關條款規定的偵查羈押、審查起訴、一審、二審等期限。“尚未辦結”包括需要繼續偵查、審查起訴或者審判。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羈押的案件,不能在本法規定的偵查羈押、審查起訴、一審、二審期限內辦結,需要繼續查證、審理的,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本項是作出銜接性的規定,使本款對取保候審適用條件的規定更加全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學校和老師侵犯學生權利的體現有哪些
2021-03-11行政訴訟律師費多少錢
2021-03-20交通事故起訴狀中的被告有哪些
2021-01-16破產債權如何確認和抵銷
2021-02-14沒收手機是侵犯財產權嗎
2021-03-13商業銀行接管決定是否要公布
2021-01-05銀行批貸后不放款怎么辦
2021-03-22做不了工傷認定怎么起訴賠償
2020-12-31法律規定不能上市出售的房屋
2021-01-27抑郁癥裁員是否有賠償金
2021-03-20員工產假期間合同到期單位不續簽違法嗎
2020-11-15消費者自愿購買過期食品造成損害可以索賠嗎
2020-12-02房屋保險中的分類有幾種
2020-11-27一起保證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2-12倉儲物保險的代位求償權
2021-02-12受益人與被保人同時遇難死亡,保險要怎么賠
2020-11-26什么是聯合人壽保險?
2021-01-08保險公司誘導投保人相似補償型保險產品怎么辦
2021-01-16山林被征能辦失地保險嗎
2020-12-17委托他人代理應注意什么問題?
20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