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釋期已滿不會自動撤案。能取保候審的不是都應該沒什么事了,具體情況還是看案情定。取保候審只是刑事案子的強制措施之一,是否撤銷案子,要看本案是否有犯罪事實,是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如果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案子才會被撤銷,撤銷的程序由公安機關辦理。
實踐中,取保候審的案子,還會經過檢察院公訴、法院審判。等到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此案時,被告人需要判處緩刑的,被告人就不會被收監(jiān),緩刑期間遵守規(guī)定的,期滿后不再執(zhí)行刑罰;如果被告人需要判處實刑,人民法院會在開庭當天將被告人批準逮捕并收監(jiān),等待判決結果。
取保候審期限屆滿后怎么處理
取保候審即將到期的,執(zhí)行機關應當在期限屆滿十五日前書面通知決定機關,由決定機關作出解除取保候審或者變更強制措施的決定,并于期限屆滿前書面通知執(zhí)行機關。
執(zhí)行機關收到決定機關的《解除取保候審決定書》或者變更強制措施的通知后,應當立即執(zhí)行,并將執(zhí)行情況及時通知決定機關。
被取保候審人在取保候審期間沒有違反刑事訴訟法第五十六條的規(guī)定,也沒有故意重新犯罪的,在解除取保候審、變更強制措施或者執(zhí)行刑罰的同時,縣級以上執(zhí)行機關應當制作《退還保證金決定書》,通知銀行如數(shù)退還保證金,并書面通知決定機關。
執(zhí)行機關應當及時向被取保候審人宣布退還保證金的決定,并書面通知其到銀行領取退還的保證金。
取保候審后還判刑嗎
取保候審,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規(guī)定的一種刑事強制措施。是指在刑事訴訟中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機關對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變更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為防止其逃避偵查、起訴和審判,責令其提出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并出具保證書,保證隨傳隨到,對其不予羈押或暫時解除其羈押的一種強制措施。由公安機關執(zhí)行??陀^地說,犯罪嫌疑人被羈押后,最應當考慮和最值得花費時間和精力的行為即為代為取保候審。
取保候審只是我國強制措施的一種,能夠辦理取保候審并不代表不用追究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刑事責任。如果經過偵查確定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卻有犯罪事實,那么法院最終會根據(jù)案情依法判處相應的刑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yī)療事故司法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14哪些人可以向行政機關要求賠償
2021-01-18贍養(yǎng)費標準的法律依據(jù)是什么
2020-11-13家庭暴力引發(fā)的故意傷害要如何處理
2020-12-01無故終止合同責任怎么賠償
2021-01-15上班途中遇車禍 公司拒絕工傷賠償
2021-02-07出售民間偏方治病出售民間偏方都構成銷售假藥罪嗎
2020-11-15勞務派遣能否獲得賠償
2021-01-18實習期過后工資會不會在原有基礎上進行增加
2021-02-05雇傭關系和勞務關系的區(qū)別
2021-02-23個人所得稅項目包含公積金和養(yǎng)老保險嗎
2020-12-27投保人主的需明消費存在什么問你題呢
2021-01-05怎么投保人壽險,投保人壽險要注意什么
2020-11-16發(fā)生哪些事故時保險公司可以不賠償
2021-01-05人身保險合同常見糾紛剖析(三)
2021-01-02汽車的平安保險快速理賠流程
2021-02-13健康保險產品中的產品參數(shù)又是指什么
2021-02-05交強險保險理賠的流程是什么
2021-01-22承運人故意違約保險公司需要賠償嗎
2021-03-19受害者加強險的拒賠情況有哪些
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