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一步修改完善取保候審的條件
根據司法實踐的需要,應針對刑事訴訟法第五十一條第二種情形制定具體的標準,并明確規定“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含義。
1.量刑條件:刑法第七十二條規定對于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據犯罪情節、悔罪表現,不致再危害社會的可以宣告緩刑。由于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罪刑較輕刑罰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因其逃避偵查或起訴、審判的可能性大大降低,社會危險性較小,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有利于教育、改造挽救犯罪分子,減少訴訟成本。因此建議對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三年以下的或者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獨立適用附加刑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
2.身體條件。根據刑事訴訟法第六十條第二款規定,對應當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果患有嚴重疾病或正在懷孕、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可以取保候審。嚴重疾病必須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明文解釋,并列出具體疾病傷殘標準的便于執行。在辦案過程中,遇到犯罪嫌疑人患有嚴重疾病情形,必須經過嚴格的檢查程序,提供科學依據、嚴格審批。不論是患有嚴重疾病或者是正在懷孕或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都是酌情條件。不將其監禁,主要是從人道主義出發,體現了國家對于有特殊情況的犯罪嫌疑人所采取的寬大仁懷的態度。
3.事實條件。對犯罪嫌疑人是否取保,主要以客觀事實為依據,對于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足以批捕起訴、判刑,法定刑最低在三年以上的案件,一般不宜取保候審。但是事實不清,證據不足,法定辦案時限已到,不能捕、不能訴的案件而需要繼續偵查取證的可以取保候審,但對共同犯罪案件,某些犯罪嫌疑人在逃,由于這些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審容易造成犯罪嫌疑人串供等妨礙偵查行為的發生,應慎重考慮。
建立健全有效的審批制約機制
1.建立取保候審的審批機制。根據辦案實踐,偵查、檢察、審判機關在辦理案件過程中,辦案人員如果認為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確需采取或者變更為取保候審措施的,辦案人員寫出書面報告意見交所在的科、所、隊、庭、室討論,然后連同案卷一并報送分管領導審核。分管領導同意后,報單位正職審批,取得一致意見后方可辦理取保候審法律手續,填發決定書,并向被取保人宣布,責令被取保人提供保證人或交納保證金,通知執行機關執行。
2.建立跟蹤監督機制。首先要有專門監督機構,負責辦理監督事宜,可由公、檢、法紀檢部門負責,職能部門要切實負起責任,要認真審查取保候審是否符合條件,擔保金管理是否規范,監督方式可采取保前審查,保中檢查,保后督察。其次要建檔定責。對被取保人要建立專門檔案,詳細記錄取保時間,被取保人表現,期滿處理情況,要做到定人員、定責任,做到誰主辦、誰負責,把任務落實到辦案人員身上,落實到轄區派出所責任區民警身上。檢察院要經常組織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解決。
3.完善取保候審法律責任追究制,有效約束被取保人以及保證人。
4.建立對不服保證金罰沒的救濟程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關于取保候審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八條規定:沒收取保候審保證金和對保證人罰款的行為均系刑事司法行為,不能提起行政訴訟,但可以規定當事人不服沒收決定,可以依法向作出罰款或沒收保證金決定的執行機關的上級機關提請復核,上級機關必須七天內給予答復,也可以向人民檢察院提出申訴。檢察機關應嚴格履行法律監督職責,防止辦案部門受利益驅動違法辦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定代表人與法人代表人有哪些差異
2021-01-02如何行使合同解除權
2021-02-22p2p對于借款協議有法律責任嗎
2021-01-23怎么區分夫妻共同債務與夫妻個人債務
2021-03-20訴訟離婚需要收集哪些證據,離婚時需要提供哪些證據
2021-02-08贍養義務包括過世夫妻的父母嗎
2021-01-25交通違法打單要人證合一
2021-01-30自愿放棄房產聲明書具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22競業合同里沒有補償金有效嗎
2021-03-01離職勞動仲裁需要請律師嗎
2020-12-05抵押登記在債務履行期滿多久有效
2020-12-28非法終止勞動合同怎么處理
2021-01-18勞務派遣工合同到期終止可否享受經濟補償金
2021-01-17勞務派遣行政許可企業公示制度是什么
2021-03-07意外保險一年多少錢
2021-01-01侵權責任和產品責任可以同時主張嗎
2020-12-25如何完善再保險合同
2021-02-23投保人壽保險要注意什么
2020-11-22保險公司不認交警判的責任怎么辦
2021-03-17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的主體可以有哪些
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