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最長不得超過十二個月,取保候審的條件有哪些條件和要什么程序
1、取保候審的條件和程序。
2、適用取保候審的條件:
(1)取保候審的情形:
(一)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由公安機關執行
《刑事訴訟法》第56條規定,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審期間應當遵守以下規定:
①未經執行機關的批準不得離開指定居住的市、縣。
②在傳訊的時候及時到案。
③不得以任何方式干擾證人作證。
④不得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違反上述規定,已交納保證金的,沒收保證金,并且區別情形,責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結悔過,重新交納保證金、提出保證人或者監視居住、予以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審期間未違反殺生規定的,取保候審結束的時候,應當退還保證金。
(2)取保候審的程序:
①取保候審的申請。被羈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犯罪嫌疑人聘請的律師,有權提出取保候審的申請。
②取保候審的決定。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在接到取保候審的申請書后,應當在7天之內作出是否同意的答復。決定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的,應當報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檢察院檢察長或者人民法院院長批準,并簽發《取保候審決定書》和《執行取保候審通知書》,并責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證人或交納保證金。
③取保候審的執行。取保候審的執行機關為公安機關。公安機關在執行時,應當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宣讀《取保候審決定書》,并令其簽名或蓋章,告知其在取保候審期間應當遵守的規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審期間沒有違反刑事訴訟法第56條規定的,取保候審期間屆滿以后,負責執行的公安機關應將保證金退還給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并告知保證人解除擔保。
④取保候審最長不得超過12個月。在取保候審期間不得中斷對案件的偵查、起訴和審理。取保候審的期限屆滿,或者發現了有刑事訴訟法第15條規定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情形的,或者案件已經辦結的,原決定機關應當作出撤銷取保候審的決定,并通知負責執行的公安機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哪些債務不能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
2021-03-09高級管理人員簽訂勞動合同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1-01-18行政強制執行能分階段履行嗎
2021-03-23認繳期限未屆至股東是否承擔連帶責任
2021-02-19“撤銷三年不使用待審中”什么意思
2020-11-20交通事故發生后多長時間喪失訴訟權
2021-02-02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收費標準是什么
2021-03-11撫養權變更有期限嗎
2021-02-23環境民事公益訴訟制度有什么重要性
2021-02-18無故終止合同責任怎么賠償
2021-01-15房屋私下立字據有效嗎
2021-02-27小區違章建筑如何處理
2020-11-22終止勞動合同時需注意什么
2021-01-13競業限制期限是多久
2021-03-08勞動糾紛多久過起訴期
2021-02-28勞動糾紛加班費可以要幾年的
2020-12-22再保險公司有什么樣的問題
2021-03-18無證駕駛保險公司能否拒賠?
2020-12-16關于土地轉讓 房產所有權的問題
2020-12-01拆遷補償方案有統一標準嗎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