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處罰有追訴期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九條:違法行為在二年內未被發現的,不再給予行政處罰。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前款規定的期限,從違法行為發生之日起計算;違法行為有連續或者繼續狀態的,從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
行政處罰一般程序
一、適用范圍:
除當場做出行政處罰的案件之外,均適用一般程序。
二、處罰實施程序:
1.立案:對初步審查符合立案條件的環境違法行為,應在7日內決定是否立案。決定立案的,執法人員首先填寫《環境保護行政處罰立案呈批表》,法制機構填寫《立案登記表》。
2.調查取證:由執法人員現場制作《現場調查詢問筆錄》、《現場筆錄》、及其它相關證據。
3.調查報告:執法人員應在7日內調查終結,并向法制機構提交調查報告及有關證據材料。
4.審查、決定:法制機構依法審查、核實并提出處理建議報本部門負責人決定。
5.事先告知:決定處罰的,由執法人員制作行政處罰告知書、改正環境違法行為通知書并在7日內送達;屬于聽證的案件同時下達聽證告知書。
6.行政處罰決定書:送達行政處罰告知書7日后,當事人無異議或不成立,由法制機構制作《行政處罰決定書》,報本部門法定代表人簽發后到本部門財務領取罰沒票據交執法人員送達。
7.執行:被處罰人應在接到處罰決定之日起15日內,或者處罰決定的期限內予以履行。
8.強制執行:《環境保護行政處罰決定書》送達90日后,當事人未在法定期限履行的,由本部門法制機構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三、聽證程序
1.適用條件:責令停產停業;吊銷許可證或執照;較大數額罰款(對法人或其他組織處以1萬元以上罰款,對公民處以500元以上的罰款)。
2.步驟
①告知當事人有在3日內要求舉行聽證的權利。
②當事人決定是否要求聽證。
③環境保護部門在聽證的7日前,告知當事人舉行聽征的時間、地點。
④聽證公開舉行(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或者個人隱么的除外)。
⑤環境保護部門確定主持人,當事人有權要求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主持人回避。
⑥當事人可親自參加或委托代理人參加聽證。
⑦舉行聽證:調查人提出當事人違反環保法規的事實、證據、依據和處罰建議,當事人進行申辯和質證。
環保案件聽證應當制作聽證筆錄,交當事人審核無誤后簽名或蓋章。聽證結束后,繼續一般程序中的審查并做出決定的程序。
違法行為在二年內未被發現的,不再給予行政處罰。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前款規定的期限,從違法行為發生之日起計算;違法行為有連續或者繼續狀態的,從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如果你有其他問題,可以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法危害公共衛生罪表現形式有哪些
2021-03-21合伙企業可以適用破產法嗎
2020-12-17效力待定合同有哪些特征呢
2021-02-25合同債務常見風險有哪些
2021-03-08房屋贈與合同用公證嗎
2021-03-24無效合同內部分承諾是否有效
2020-11-21合同債權質押涉及到三方當事人是誰
2020-11-10新手購房一般會忽略哪些細節問題
2021-02-20需要制定公司規章制度嗎
2020-11-25家里雇傭的保姆虐待孩子能否被訴虐待罪
2020-11-13第一受益人參加訴訟的法律有什么作用
2020-12-20某公司訴張某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2-27對方全責異地保險理賠需要哪些資料
2021-01-16二手車買賣遭遇保險“真空地帶”
2021-01-25機動車理賠要注意什么
2021-01-03哪些需購買保險需要加費及哪類人不能投保
2020-11-09保險公估人業務分為什么
2021-02-02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時間
2021-03-08勞務承包合同的需要注意什么
2020-12-02拆遷補償標準多長時間更新一次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