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審一年之內沒判刑怎么處理
一般情況下,取保候審期限即將屆滿,受案機關仍未作出繼續取保候審、變更保證方式或者變更強制措施決定的,執行機關應當在期限屆滿十五日前書面通知受案機關。但你的這種情況明顯與規定不符了,在這種情況下建議你主動聯系執行機關,再由執行機關書面通知受案機關盡快處理。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七十九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最長不得超過十二個月,監視居住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
在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期間,不得中斷對案件的偵查、起訴和審理。對于發現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或者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期限屆滿的,應當及時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應當及時通知被取保候審、監視居住人和有關單位。
因此,在取保候審期間沒有違反取保候審規定也沒有重新故意犯罪的,期限屆滿應當解除取保候審并退還保證金。
若取保候審期限已過,且公安機關沒有做出其他決定的,犯罪嫌疑人可以對公安機關提起行政訴訟。
1、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刑較輕,沒有必要逮捕,但有可能逃避偵查、起訴和審判及其他妨礙訴訟順利進行的,應當采用取保候審。
2、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行較重,但在采取取保候審時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且沒有逮捕必要時,應當采用取保候審。
3、應當逮捕,但患有嚴重疾病,不宜羈押的,諸如因患病,生活不能自理的,可以取保候審。
4、依法應當逮捕,但正在懷孕或者哺乳自己嬰兒的。具有此種情形,在逮捕前發現的,就不能決定逮捕;在逮捕后發現的,則應變更強制措施,改用取保候審方法。
5對已被依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經過訊問、審查,認為需要逮捕但證據不足的。這是指就被拘留人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但缺乏證明其有犯罪事實的足夠證據,在拘留的法定期限內不能收集到相應證據,而需繼續收集證據的情形。大道的
6、已被逮捕羈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法定的偵查、起訴、一審、二審的辦案期限內不能結案,采用取保候審方法沒有社會危險性的。
如果讀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在中國履行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合同的管轄權
2020-12-12老板一直拖工資怎么辦
2020-11-25欠錢不還開庭后如果名下沒有財產怎么辦
2021-01-09什么時候可以申請財產保全
2021-01-21哪些交通事故將不予理賠
2020-12-23房屋租賃注意事項
2021-01-10離職了怎樣才可以拿到經濟補償金
2021-02-01勞動關系沒有終止仲裁時效有幾年
2020-12-18勞動糾紛調解需要幾天
2021-01-29航空意外險有效期是多久
2021-02-22投資理財保險的定義
2021-03-03農作物種植保險合同是怎樣的
2021-01-18玻璃單獨碎險是什么
2021-03-09保險公司敗訴承擔訴訟費是否合法
2020-12-14保險理賠的方式有幾種
2021-02-05推進保險業 依法攻陷消費者心理陰影
2020-11-16航空公司騙旅客下機改簽延誤應如何理賠
2021-01-24保險公司拒絕理賠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25機動車被洪水沖走了可以找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22什么是被投保人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