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機關仲裁書認定事實證據的原則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以下簡稱《證據規定》)第六十四條規定:“審判人員應當依照法定程序,全面、客觀地審核證據,依據法律的規定,遵循法官職業道德,運用邏輯推理和日常生活經驗,對證據有無證明力和證明力大小獨立進行判斷,并公開判斷的理由和結果。”
“以事實為根據”就是以客觀事實為依據,“以事實為根據”中的“事實”是客觀事實。其實這是一種誤解,是辦案理想主義。我們認為,客觀事實永遠只是辦案所力圖追求的理想,它或許能夠在某些案件中得以實現,或者對于某些案件的個別證明對象能得以實現,但對于大多數案件來說,它只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目標。打個比喻,案件事實的發生就像一個花瓶被打碎,而證據就是這個花瓶散落滿地的碎片,但大多數情況下,你難以找到所有的碎片,即使找到了所有的碎片,你也難以重新拼接成為先前一模一樣的完好花瓶,憑借這些事實的碎片重構的案件事實與客觀事實之間總是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別。因此,我們說,刑事辦案只能是以證據為依據,即以證據事實為依據。
間接證據是指不能單獨、直接證明,需要與其他證據結合才能證明待證事實的證據。它具有以下特點:首先,一個案件中的間接證據往往呈現復數性,即書證、物證、視聽資料、證人證言等不同類型的法定證據或者某種類型的法定證據數量眾多;其次,單個間接證據通常僅能證明部分待證事實,需要與其他事實有機聯系起來方能起到完整的證明作用;再次,單個間接證據在證明力上往往存在瑕疵,需要其他證據補強其證明力;最后,利用間接證據認定案件事實,需要審判人員運用邏輯推理和日常生活經驗對形式上相互獨立而實質又密切關聯的間接證據獨立審查、綜合判斷,剖析間接證據間的邏輯關聯,形成證據鏈條后方可定案。
對于你提出的“行政機關仲裁書認定事實證據的原則”問題,律霸網小編已經整理出來了,審判人員應該依照法定的程序審理案件,要做到依法斷案公開公平的原則,對于事實和證據可以運用邏輯推理和經驗加以揣摩,但最主要根據證據斷案,有問題歡迎咨詢律霸網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賠償案件司法解釋全文內容是什么
2021-03-22房屋買賣期間將房屋轉租是否有效
2021-02-08長期租房戶可否申請廉租房
2020-12-21質押的股份能夠凍結嗎
2021-03-17抵押物能否重復抵押
2021-02-15屬于交通事故工傷的情形都有哪些
2020-12-03如何認定交通事故的賠償責任
2021-01-20公司不按制度處罰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0-11-26人壽保險的理賠時間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02天津航空飛機延誤賠償
2021-02-03人身保險合同常見糾紛剖析(二)
2021-02-11婚內財產保全保險以及注意事項
2021-02-17學生平安保險不適用財產保險的“損失補償性原則
2020-12-05保險受益權的主體
2021-03-10個人購房如何辦理保險
2020-12-31在農村承包田地搞養殖要不要簽合同
2020-12-12離婚后,對家庭土地承包經營中的收益應怎么處理
2021-03-07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用途有什么
2021-01-21法律對土地承包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3外嫁女在夫家享受了拆遷補償,還能在娘家享受嗎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