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取證規則
取得證據規則是人民法院、行政主體及其相對人和其它利害關系人收集、調取證據所應遵循的程序、方法和應滿足的條件。由于目前我國還沒有統一的行政程序法,行政程序中的取證缺乏明確一致的規定。本司法解釋基于司法權力的局限,也不可能對行政程序中調取證據行為作出設定,只能通過對舉證要求的規定,實現對取證行為的規范。事實上,本司法解釋第二部分“提供證據的要求”,就是對取證行為的要求。如果取證不符合要求,舉證當然就不可能符合要求。所以我將這一部分歸納為取證規則。主要有以下內容:
(一)[取證時限規則]
即取證時限上的要求。該規則涉及司法解釋中的兩個條款。即第3條:在訴訟中,被告及其訴訟代理人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證人收集證據。第60條1項:被告在作出行政行為之后自行收集的證據不能作為行政行為合法的依據。因此,被告收集證據,一般應在做出行政行為之前的行政程序中進行。該規則不約束原告、第三人。
(二)[證據形式要件規則]
所有證據都是形式和內容的統一。證據的形式要件是指證據在形式上所應滿足的條件。證據形式應該說是審查判斷證據可采信的重要內容和途徑。證據材料能否作為被采用,除內容因素外,一定程度上也取決于證據形式是否符合法定條件。證據形式是在取證過程中形成的。加強對證據形式要件的理解認識,不僅可以規范取證行為,也有利于提高質證和認證水平。
[書證]書證是指以文字、符號民、圖畫等所表達和記載的思想內容明案件待證事實的書面文件或其它物品。具有穩定性強,易于保存,不受載體限制特點。應調取原件或與原件核對無誤的復印件、照片、節錄本;應當注明出處并經核對無異后加蓋印章;報表、圖紙、帳冊、科技文獻應有說明材料;詢問、陳述、談話類筆錄,應當由執法人員、被詢問人、陳述人、談話人簽名或蓋章(10條)。
[物證]物證指以其存在形式、外部特征、內在屬性證明案件待證事實的實體物和痕跡。應調取原物,確有困難的可以調取與原物核對無誤的復制件或該物證的照片;種類物調取其中的一部分(11條)。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一個合同可以同時有兩個乙方嗎
2021-03-24新農村建設,不愿意拆遷的該怎么處理
2020-12-01網上傳播隱私信息如何處理
2021-03-11跳樓討薪為何被行政拘留,農民工跳樓討薪違法嗎
2021-03-02加工承攬合同制定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08顧客在商場購物時摔傷怎么辦,誰負責
2020-12-23購房合同丟失有哪些處理辦法
2021-01-26房產以贈與的方式給家人如何繳稅
2020-11-27離婚時的經濟補償 經濟補償數額的確定
2021-03-06貨車連撞3輛豪車續保險公司要不要理賠
2021-03-15保險合同訂立有關問題
2021-01-13注意車險理賠四大誤區
2020-11-25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2021-02-24保險法司法解釋(一)內容有哪些
2020-12-17投保人在投保時應如何保護自己的利益
2020-11-15誰為保險代理人惹的“禍”負責?
2020-12-07投保意外險必須注意的幾點
2021-02-11瑞士人活得“保險”
2021-01-05農村建設搬遷是否是自愿的
2021-01-14房屋被認定為違章建筑怎么維權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