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審制度的被取保候審人有哪些義務
(一)未經執行機關批準不得離開所居住的市、縣;
(二)住址、工作單位和聯系方式發生變動的,在二十四小時以內向執行機關報告;
(三)在傳訊的時候及時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擾證人作證;
(五)不得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可以根據案件情況,責令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遵守以下一項或者多項規定:
(一)不得進入特定的場所;
(二)不得與特定的人員會見或者通信;
(三)不得從事特定的活動;
(四)將護照等出入境證件、駕駛證件交執行機關保存。
相關法律知識:
取保候審制度的特點
取保候審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依法責令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提供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并出具保證書,保證其不逃避或者妨礙偵查、起訴、審判并隨傳隨到的一種強制措施。
它與拘留、逮捕、監視居住同屬我國刑訴法規定的強制措施的一種,與其它幾種強制措施相比較,有以下兩個顯著的特點:
(一)取保候審是人身強制性最弱的一種強制措施。取保候審對被取保人的人身強制性既不同于拘傳的強制到案,接受訊問,也不同于監視居住對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人身自由的一定限制,更不同于拘留、逮捕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身自由的直接剝奪,它對在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而言,是人身自由較為充分、人身強制性最弱的一種強制措施。
(二)取保候審是法定期限最長的一種強制措施。原《刑訴法》沒有對取保候審期限進行限制,存在著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長期取保既不結案,又不及時進行偵查、起訴、審理,變相侵犯公民的合法權利。修改后《刑訴法》規定取保候審的最長時間不得超過十二個月,雖然規定了期限,但同其它強制措施相比較,取保候審的法定期限還是最長的。
(三)取保候審的強制措施,公、檢、法三家均可使用。取保候審不同于拘留和逮捕的強制措施,公、檢、法在辦理刑事案件中,根據具體情況,經過本單位領導批準,都可以使用該項強制措施。
取保候審的上述特點,決定了對于這一強制措施如果正確運用,可以起到合理保護公民合法權益和實現司法經濟的效果;反之,則有可能對刑事訴訟的順利進行、對訴訟當事人合法權益的保護和案件的公正及時審理帶來一定的消極影響。
以上知識就是律霸網小編對“取保候審制度的被取保候審人有哪些義務”這個問題進行的解答,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尋釁滋事是否屬于涉黑
2021-01-31一地多證,誰能獲得使用權
2020-12-04實習期間應該簽什么合同嗎
2020-12-22出門打工需要辦健康證嗎
2020-11-30監護人有權處置被監護人的財產嗎
2021-03-23繼子女在什么情況下對繼父母的沒有贍養義務
2021-01-11離婚女婿對前岳母無贍養義務嗎
2021-02-13網絡侵權如何確定管轄法院
2020-12-10債務人如何對公司人格混同進行舉證
2021-03-21車禍出院后多久去理賠,怎么理賠
2020-12-02個人賬戶存公款犯法嗎
2020-12-10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數額是多少
2021-02-11勞務公司拖欠員工工資該怎么做
2021-02-15人壽保險理賠有什么步驟,及需要準備的證據有哪些
2021-01-27兒童意外險限額是多少
2020-11-21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的賠償范圍是什么
2021-02-24產品責任的主體有哪些
2020-12-15飛機停飛延誤險賠償標準
2021-03-05《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中罰款5至30萬的情形
2021-01-25自殺是否可以得到保險賠償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