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原告并非行使職權的行政機關,無需在行政管理過程中遵循“先取證、后裁決”的程序規則,所以,行政訴訟法和司法解釋都沒有限制原告在行政訴訟過程中調取、收集證據的權利。于是,行政訴訟的證據調取、收集規則主要規范法院和被告。
(1)法院有權向有關行政機關以及其他組織、公民調取證據。
行政訴訟法第34條第2款規定法院享有此項權力。
與法院有權要求當事人提供或者補充證據不同,這是法院自身的調取證據職能。在庭審模式改革的今天,法院更多地處于中立、消極的地位,證據提供多由當事人自己完成,所以,法院的調取證據職能應該是受到限制的。司法解釋第29條規定法院有權調取證據的情形包括:
①原告或者第三人及其訴訟代理人提供了證據線索,但無法自行收集而申請法院調取的;
②當事人應當提供而無法提供原件或者原物的。基于以上所說之理由,司法解釋第29條規定應該理解為是一種限制性規定,即除此兩種情形之外,法院不能主動調取證據。
(2)在訴訟過程中,被告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證人收集證據。
這是行政訴訟法第33條的規定,目的很明顯,在于防止被告行政機關“先裁決、后取證”。如果被告在訴訟過程中,可以隨意地去補充收集證據,豈不等于認可被告可以在沒有充分證據的情況下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不過,行政訴訟法規定“不得自行”收集,意味著經過法院同意,被告仍然有權去收集證據。于是,問題就出在法院究竟什么時候同意、什么時候不同意。
如果法院的自由裁量權過大,在現有的法院與行政機關的錯綜復雜關系中,就有可能形成法院對被告的縱容。司法解釋第28條規定,被告經法院準許可以補充相關證據的情形有兩種:
①被告在作出具體行政行為時已經收集證據,但因不可抗力等正當事由不能提供的;
②原告或者第三人在訴訟過程中,提出了其在被告實施行政行為過程中沒有提出的反駁理由或者證據的。從另一角度觀之,這也是對法院允許被告再行收集證據的限定。
如果您情況比較復雜,本網站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瑕疵設立效力是怎么樣的
2020-11-21三類犯停止減刑假釋
2021-02-21外匯管制的對象是什么
2021-03-20離婚協議沒標日期有效嗎
2021-01-23雇傭關系傷者主動放棄治療還要賠償嗎
2021-01-15物業發現違建如何處理
2020-11-30勞動仲裁單位什么情況下讓和解撤訴
2020-12-24拖欠農民工工資單位沒錢怎么辦
2021-03-10交通意外險理賠時需注意什么
2021-02-12車險理陪應標準不同,被保險人是否按比例獲賠
2021-02-14人壽保險出事故理賠嗎
2021-01-11代簽名出事后賴賬 保險公司多事食苦果
2021-02-17對方逃逸醫藥費對方保險公司給嗎
2021-01-02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六十八條
2020-11-25固定資產火災保險事務處理規則
2021-01-01出門旅游如何選擇買保險?
2020-12-29復效
2020-11-14土地流轉發生糾紛有哪些解決渠道
2020-12-25公租房拆遷補償款如何確定
2021-02-172020最近大棚拆遷補償標準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