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咨詢:
昨天我一個朋友在街上碰到警察盤問,他也脾氣不好,三兩句下來,警察就推了他一把,他給了警察一個耳光,最后被警察以妨礙公務罪抓走了,請問這樣算是妨礙公務嗎?我們該怎么辦?
律師解答:
我國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條規定了妨礙公務罪,其中第一款規定: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罰金。妨礙公務罪最高刑罰是3年有期徒刑,過失致人死亡最高刑罰是7年有期徒刑。
妨害公務罪,是指以暴力、威脅的方法,阻礙國家工作人員、人民代表及在一定條件下的紅十字會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或履行職責,或者以暴力、威脅以外的方法故意阻礙國家安全機關、公安機關依法執行國家安全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后果的行為。
你好,請根據具體情況判斷。
相關法律知識:
取保候審的期限規定
取保候審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的一種刑事強制措施。在我國,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公安機關責令某些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提出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保證隨傳隨到的強制措施。由公安機關執行。適用的對象:(1)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2)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但實行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3)有逮捕必要,但因患有嚴重疾病,或是正在懷孕、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不宜逮捕的;(4)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羈押的案件,不能在法定的偵查羈押、審查起訴、一審、二審期限內辦結,需要繼續查證、審理的。
取保候審是我國刑事訴訟中的一種強制措施,人民法院、檢察院、公安機關都有權作出《取保候審決定》。為了防止長期取保,既不結案,也不偵查、起訴、審理,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取保候審期限最長不得超過一年。
公安機關作出取保候審決定后,將案卷及犯罪嫌疑人移送檢察院審查起訴,而后又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訴的,在檢察院審查起訴和法院審判階段有必要繼續取保候審的,應當由其重新審核作出取保候審決定。相應取保候審的期限重新計算。公、檢、法每個階段的取保候審沒有必然的聯系,即公安機關偵查時作出的取保候審決定到檢察院審查起訴階段不自然延續,檢察院可以根據案件情況變更強制措施,如:直接決定逮捕、將犯罪嫌疑人羈押。在法院審判階段也同樣。
取保候審期限屆滿后,原決定機關必須發出解除取保候審通知書,所以你所述“自動解除”是不能成立的。在你所述的案件中,公安機關和人民檢察院都作出了《取保候審決定》,所以最長期限一年屆滿前,原決定機關都應作出決定《解除取保候審》。如沒有違反取保候審規定情形的,當然應該退回保證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流押條款和流質條款是什么
2021-02-12船舶碰撞損害賠償如何計算
2020-12-10租賃房屋頂塌下來如何賠
2020-12-01婚姻關系發生變化包括哪些情形
2020-11-25什么是刑事上訴,刑事案件上訴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22質押物是否可以自行變賣
2021-03-03家里失火國家有賠償嗎
2021-02-21土地糾紛有人做偽證可以報警嗎
2020-12-01房屋拆遷安置費的計算標準是什么
2021-03-24集資合作建房包括哪些條件
2020-12-01房產部門可否撤銷房屋產權證
2020-11-24正常離職有沒有補償金
2021-02-18社會保險能否定為勞動關系依據
2021-01-26離退休多少年不能中止合同
2020-12-14公司股東的工資是勞動爭議嗎
2021-01-20人身保險退保是什么意思
2021-01-06新《保險法》實施將帶來什么
2021-02-05用假手續取得保險理賠算騙保嗎
2021-02-03什么是旅行社責任險條款
2021-02-13無證駕駛保險公司是否有責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