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審的條件有哪些條件和要什么程序
1、取保候審的條件和程序。
2、適用取保候審的條件:
(1)取保候審的情形:
一)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由公安機關執行
《刑事訴訟法》第56條規定,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審期間應當遵守以下規定:①未經執行機關的批準不得離開指定居住的市、縣。②在傳訊的時候及時到案。③不得以任何方式干擾證人作證。④不得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違反上述規定,已交納保證金的,沒收保證金,并且區別情形,責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結悔過,重新交納保證金、提出保證人或者監視居住、予以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審期間未違反殺生規定的,取保候審結束的時候,應當退還保證金。
(2)取保候審的程序:
①取保候審的申請。被羈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犯罪嫌疑人聘請的律師,有權提出取保候審的申請。②取保候審的決定。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在接到取保候審的申請書后,應當在7天之內作出是否同意的答復。決定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的,應當報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檢察院檢察長或者人民法院院長批準,并簽發《取保候審決定書》和《執行取保候審通知書》,并責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證人或交納保證金。③取保候審的執行。取保候審的執行機關為公安機關。公安機關在執行時,應當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宣讀《取保候審決定書》,并令其簽名或蓋章,告知其在取保候審期間應當遵守的規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審期間沒有違反刑事訴訟法第56條規定的,取保候審期間屆滿以后,負責執行的公安機關應將保證金退還給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并告知保證人解除擔保。④取保候審最長不得超過12個月。在取保候審期間不得中斷對案件的偵查、起訴和審理。取保候審的期限屆滿,或者發現了有刑事訴訟法第15條規定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情形的,或者案件已經辦結的,原決定機關應當作出撤銷取保候審的決定,并通知負責執行的公安機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民是否可以與集體組織簽訂遺贈撫養協議
2021-02-18加盟店能第三方轉讓嗎
2021-02-27政府征地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1-01-28律師事務所的收費標準
2020-12-24商務合同談判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2-06勞動合同解除方式
2020-11-20員工下班后在公司宿舍摔傷算工傷嗎
2021-02-04哪些財產可以被繼承?
2021-02-05被房屋中介騙了找誰
2021-01-02申請財產保全需要抵押財產嗎
2021-02-17如果公司倒閉了怎么追究損失
2021-01-17董事監事是否屬于勞動關系
2021-02-23實習期離職要交違約金嗎
2021-01-04違反壽險免責條款會有什么后果
2020-12-31被保險人死亡后,投保人解除保險合同有效嗎
2020-11-10交通肇事跑路保險能賠嗎
2020-12-29肇事送醫院后逃逸保險報嗎
2020-12-08理賠金給付的規定有哪些
2021-01-11保險詐騙罪的量刑標準是什么
2021-03-13風險代理是怎么一回事?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