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當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請,人民法院應當在3日內以口頭或者書面形式作出決定。不服對回避申請的決定的可以向作出決定的人民法院申請復議一次。對申請人的復議申請,人民法院應當在3日內作出復議決定,并通知復議申請人。
5日
--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被告答辯狀之日起五日內,將答辯狀副本發送原告。
--原審人民法院收到上訴狀,應當在5日內將上訴狀副本送達其他當事人。原審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被上訴人答辯狀之日起5日內將副本送達當事人。
7日
--人民法院接到起訴狀,應當在7日內立案或者作出裁定不予受理。7日內不能決定是否受理的,應當先予受理;受理后經審查不符合起訴條件的,裁定駁回起訴。受訴人民法院在7日內既不立案,又不作出裁定的,起訴人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訴或者起訴。
10日
--被告應當在收到起訴狀副本之日起十日內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有關材料,并提出答辯狀。
--被上訴人應當在收到上訴狀副本之日起10日內提出答辯狀。
--當事人提出管轄異議,應當在接到人民法院應訴通知之日起10日內以書面形式提出。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特殊情況耽誤法定期限的,在障礙消除后的十日內,可以申請延長期限,由人民法院決定。
--當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上級人民法院決定提審或者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的,情況緊急的,可以將中止執行的裁定口頭通知負責執行的人民法院或者作出生效判決、裁定的人民法院,但應當在口頭通知后10日內發出裁定書。
15日
--當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30日
--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機關申請執行其具體行政行為的案件后,應當在30日內由行政審判庭組成合議庭對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進行審查,并就是否準予強制執行作出裁定。
60日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申請行政機關履行法定職責,行政機關在接到申請之日起60日內不履行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在緊急情況下請求行政機關履行保護其人身權、財產權的法定職責,行政機關不履行的起訴期間不受限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監督部門可以責令暫停疫苗生產的情形
2021-01-24傷殘評定前應準備的材料有哪些
2021-02-19如何中止對方探望孩子
2020-11-10什么是贍養
2021-03-01申請強制執行能否同時申請將對方列入失信人員名單
2020-12-06無故終止合同責任怎么賠償
2021-01-15商場受傷有賠償嗎,商場受傷賠償金額怎樣來定
2021-01-09應該如何挑選房屋中介
2020-11-26新房子剛買就賣有稅嗎
2021-01-01勞動法關于簽署了無固定期限合同裁員賠償
2021-01-20變更勞動合同需要什么條件
2021-01-04解除與終止勞動合同到底有什么區別
2020-11-18勞務合同要注意些什么
2021-02-20繳納五險是否等同于建立勞動關系
2021-01-05代簽名出事后賴賬 保險公司多事食苦果
2021-02-17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可以是公司嗎
2020-11-19法律是如何規定保險條款的
2021-02-06財產保險理賠的方式方式有哪些
2021-01-20保險公司管理規定的內容是什么
2020-11-16保險公估機構監管規定有什么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