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城市:欽州律師?? 銀川律師?? 貴陽律師?? 吳忠律師?? 珠海律師?? 安康律師?? 南充律師?? 陽江律師?? 黑河律師?? 隨州律師
現在很多年輕人面臨購房時,會選擇二手房交易,因為這樣可以馬上拿房入住。二手房交易費用和新房交易費用有所不同,可能很多人不是很清楚。下面律霸小編就帶著大家具體了解下二手房交易費用怎么算。
一、二手房交易有哪些費用
二手房交易稅費是指在二手房交易中,稅務部門向賣方征收交易所產生的差價獲得的收入。各類稅收共有8種,包括:營業稅、個人所得稅、土地增值稅、印花稅、城建稅、教育附加稅、地方附加稅、契稅。其中,營業稅、城建稅、教育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稅,合計稅率為5.55%;對居民個人轉讓普通住宅的,暫免征收土地增值稅;印花稅為房屋買賣成交價的0.15‰;個人所得稅的計稅依據為以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稅率為20%;普通住宅的契稅為2%,高檔商品房契稅為4%。
二、二手房費用計算方法
1、契稅:
成交價或評估價(高者)×1.5%(商用用房或大于144平米的稅率為3%)
2、交易服務費:
建筑面積(平方米)×3元
3、交易印花稅:
成交價或評估價(高者)×0.05%
4、產權轉移登記費:
50元(每增加1人加10元,買家為單位的80元)
賣方:
1、交易服務費:
建筑面積(平方米)×3元
2、交易印花稅:
成交價或評估價(高者)×0.05%
3、土地出讓金:
成交價或評估價(高者)×1%
4、解困房:
成交價或評估價(高者)×1%
5、商品房:土地出讓金按基準地價×3%×未交土地出讓金的建筑面積
6、分攤費用:
成交價/總面積×分攤面積×10%(10樓以下)
成交價/總面積×分攤面積×20%(10樓以上)
7、個人所得稅:成交價或評估價(高者)×1%(房改房自用滿五年,且是唯一生活用房的免征)
8、營業稅及附加稅:成交價或評估價(高者)×5.5%(房產證或購買時契稅完稅證未滿五年)
三、購買二手房需要注意的問題
1、買賣前的產權審核
擔心買到產權有瑕疵的房子,是買家們不敢進行自主交易的一大原因。但做足前期準備工作,這一問題也將不是問題。
首先,要仔細查看業主的房產證,注意房產證上有幾個人的署名。如果有兩個人,在簽訂后邊的合同時就需要有兩個人的名字;其次,看購房時的相關憑據,比如購房發票、契稅發票等,作為輔助證據以初步確認房屋產權歸屬。
風險提示:此環節最大風險即是產權瑕疵問題,所以在交定金之前,必須去查檔并得到確定答案。你相中的房屋有可能處于抵押狀態,也有可能因為有債務糾紛而處于查封狀態,而一旦房屋產權有問題,交易即宣布無效。
2、交定金與簽合同
看好房子,確定房屋產權后,交定金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但千萬不要忽視這個小小的環節,交定金也是有竅門的。房子動輒上百萬,以5%計算定金額度也能達到5萬元。所以當交易進行到這個環節時,請多留個心眼。
如果你看中的房子還在按揭中,定金最好不要直接交到業主手中,而應該交由第三方監管。如果買賣雙方都有可以信賴的第三方,則可以簽一個簡單協議,約定贖樓完畢之后給定金賣方,需注明“交給監管第三方則視為賣家收訖,賣家以未收到定金為由拒絕履行合同的,視為違約”。如果沒有可信賴的第三方,定金最好交由銀行監管。具體做法是:買賣雙方到銀行去簽一份監管協議即可,約定在交易中心完成遞件手續后,劃撥到賣家賬戶上。
上文小編詳細介紹了二手房費用包含的項目,也列舉了二手房交易費用怎么算。總體來說,購買二手房繳納的費用比購置新房要多些,因為涉及到過戶問題,手續也相對復雜些。以上這些知識對于準備購房的人來說都是需要知道的,只有做到心中有數,才能明明白白交費。更多相關知識您可以咨詢律霸山東律師。
二手房交易稅費計算方法是怎樣的? ?
二手房交易稅費新政策有哪些調整?
二手房印花稅怎么算?二手房交易繳納稅費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院判決后保釋金什么時候歸還
2020-11-28醫療訴訟時效起算點
2021-02-20工傷申報超過30天怎么辦
2021-01-04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2020-12-26公司注銷商標是否無效
2020-11-12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理解與應用
2021-01-03治安拘留十天可以保釋嗎
2021-01-11強制執行流程有哪些
2020-11-25交通事故放車協議
2021-03-16工傷賠償與交通賠償有抵觸嗎
2021-02-26受威脅已過戶的贈與房產可反悔嗎
2021-01-25商業秘密保密協議怎么寫
2020-11-27非法營運怎么處罰
2020-11-19哺乳期公司部門解散可以拒絕調崗嗎
2020-12-01公司單方調崗降薪是否屬于違法
2021-01-20試評勞動教養制度
2021-01-08車輛出險保險索賠技巧
2020-11-11保險合同可以變更嗎
2021-02-05人身保險合同的效力問題
2020-11-26合同糾紛:保險人應對保險合同盡說明義務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