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我國民事訴訟法和行政訴訟法的規定,公民與案件應當有直接的利害關系,或者法律明確規定的幾種對爭議權利有管領、保護之責的人才能起訴。這種規定無疑阻礙了公民提起公益訴訟的途徑,在法律層面上剝奪了公民提起公益訴訟的原告資格。
公益訴訟的目的在于保護或者恢復受到侵害的公共利益,根據公共利益的特點,公共利益是與不特定的多數人相關的,因而不得限制人們維護公共利益的權利,不能阻斷通向正義之途。因此,凡本國公民,在公共利益受到侵害時,均有權以原告身份提起訴訟。事實上,多數建立了公益訴訟制度的國家也采取了類似的規定。
(二)社會團體
在公益訴訟中,有權提起訴訟另一類重要主體就是社會團體。由于社會團體依法成立,具有團體的章程,具有個人不可比擬的良好組織性、法律性,由社會團體作為原告起訴比之公民原告同樣具有優勢。社會團體成為公益訴訟的原告,概括有兩大類情況,其一,就是該社會團體為目的性法人組織,他的設立就是為了保護某種特定的公共利益,或者其章程中就有以保護某一公共利益為宗旨之一,當該利益受到侵害時,其就可依法以原告資格起訴;其二,是該社會團體雖然不具備法定的公益訴訟原告的資格,但是,根據權利主體的授權,以協議方式取得了原告資格。
(三)檢察院
關于在我國應否建立檢察機關提起民事訴訟的爭論,理論界的意見尚未統一,但在實務中已經開始了這一訴訟形式的探索,自1997年河南省方城縣檢察院首次以國家的身份作為原告提起民事訴訟以來,至2003年,全國發生的類似案件已有上百起。在國外,檢察院通過提起訴訟來保護公共利益的現象亦不鮮見。
但是,檢察院作為國家檢察機關,其主要是為了保護國家利益,其提起公益訴訟應受到限制。對于下列公益訴訟案件檢察院才有權以原告資格提起訴訟:第一,侵犯公共利益,同時又侵害了國家利益的案件;第二,所侵害之公共利益涉及到本國所有的人或者地域特別廣闊的,例如在唐*江訴佳-能(香港)公司一案中,該案就是檢察院和公民個人都可以作為原告的案件;第三,由同級人民代表大會或者上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決定,在公共利益受到侵害時,以原告資格起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夫妻財產損害該不該賠
2021-02-01什么是商標變更
2021-02-09交通財產損失評估費誰承擔
2021-01-26非法儲存煙花爆竹治安處罰標準是什么
2021-02-23監護人無法履行責任的條件怎么認定
2021-01-14湖北最新勞動合同范本
2020-12-31怎樣確定婚內債務各自承擔
2020-11-26夫妻可對財產進行約定嗎
2020-12-31房屋有抵押能否訴前擔保
2021-02-02房屋租賃合同不蓋章按手印可以嗎
2020-11-27法律規定不能上市出售的房屋
2021-01-27勞動糾紛過多久失效
2021-01-16人壽保險的理賠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1得過抑郁癥還能否購買人壽保險和意外傷害保險
2020-12-19船舶沉沒保險人拒付是否合法
2020-12-16賠償案件審理需要注意哪些地方
2021-03-10建立保險保障基金的管理方法
2021-01-01公眾責任險評估的主要內容
2020-12-24保險利益與投保有什么關系嗎
2021-02-17最新保險法司法解釋一,二內容是什么
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