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案例告訴我們,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公民的民主法制觀念日益提高,尤其是部分富有正義感的公民,在發現行政機關違法行政侵害公共利益時,不再沉默,而是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主動與違法行政行為或不作為作斗爭,以求維護社會公共利益和國家利益。這類訴訟因其具有糾正公共性違法行政行為、保護公共利益等特性,而被冠以行政公益訴訟之名。所謂行政公益訴訟,一般意義上是指當行政機關或其他公權性機構的違法行政行為或不作為對公共利益造成侵害或有侵害之虞時,法律容許無直接利害關系人(包括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為維護公益,而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的制度。
行政公益訴訟形式在我國目前還未被立法者所承認,但通過對西方法治國家行政公訴制度的考察和法理思考可知,在我國建立行政公益訴訟制度有理論之基礎,現實之需要,也是國際上訴訟制度發展的必然趨勢。我國在立法上確立行政公益訴訟制度己勢在必行,而首當其沖的就是要解決原告資格問題。僅以上述案例為證,對于這樣以實際行為維護公共利益的公民,我們應為之叫好,然而對于訴訟的結果卻不得不感到一絲遺憾,該案例最終以法院認為原告不符合主體資格為由被駁回訴訟。究其原因可以發現:行政機關未能履行或依法履行法定的職責,其行為無疑是可“責難”的,但法院的做法也無可厚非,因為按照我國現行行政訴訟法的規定,即使行政機關的這種違法或不作為可以屬于人民法院的受案范圍,但當事人與之并沒有直接的利害關系,因而法院否定原告資格在形式上完全合法。殊不知法院這種認為只有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違法侵害的人才具有原告資格的認識,卻在實質上忽略公共利益的存在,關閉了對這些權利的救濟之門。很顯然,這種“直接利害關系人”的理論已經不符合我國法治社會的發展進程,需要進一步完善和提高。縱觀世界各國行政公益訴訟的發展史,可以發現公益訴訟實質上就是原告資格不斷放寬、公民提起行政訴訟的通道越發暢通的產物。
一、對域外制度的考證。
在西方國家,其公益訴訟制度發展比較成熟,我國要在立法上確立行政公益訴訟制度,就應當尋求其成功和值得借鑒之處,以促進我國行政公益訴訟原告資格理論和實踐的發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尋釁滋事是否屬于涉黑
2021-01-31農工黨承德市委呼吁:盡快建立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制
2021-02-28實習生可以解除實習協議嗎
2021-01-27老年人無房居住如何處理
2021-03-15離婚男方沒有財產可以要賠償嗎
2021-03-17拘傳的程序有哪些
2020-12-11訴訟公告費由誰承擔
2021-02-08交通事故技術鑒定怎么做
2021-01-03免責合同或格式條款是否有效
2020-12-14政府拆遷司法提存的程序
2021-01-31如何辦理房屋繼承公證
2020-12-04不賠錢解雇員工的方法
2020-11-30雇傭關系工傷賠償
2021-01-15勞動調解書有強制力嗎
2021-03-07怎么解決交通事故兩方受傷賠償的問題呢
2020-12-03男子猝死未查明死因保險公司要賠嗎
2021-02-28建筑工程保險的適用范圍
2021-01-31人身保險合同的特別規定有哪些
2021-01-22人身保險的被保險人具體是指誰
2020-11-15保險公司遲遲不給處理可以投訴嗎
202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