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案例告訴我們,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進步與發(fā)展,公民的民主法制觀念日益提高,尤其是部分富有正義感的公民,在發(fā)現(xiàn)行政機關違法行政侵害公共利益時,不再沉默,而是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主動與違法行政行為或不作為作斗爭,以求維護社會公共利益和國家利益。這類訴訟因其具有糾正公共性違法行政行為、保護公共利益等特性,而被冠以行政公益訴訟之名。所謂行政公益訴訟,一般意義上是指當行政機關或其他公權性機構的違法行政行為或不作為對公共利益造成侵害或有侵害之虞時,法律容許無直接利害關系人(包括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為維護公益,而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的制度。
行政公益訴訟形式在我國目前還未被立法者所承認,但通過對西方法治國家行政公訴制度的考察和法理思考可知,在我國建立行政公益訴訟制度有理論之基礎,現(xiàn)實之需要,也是國際上訴訟制度發(fā)展的必然趨勢。我國在立法上確立行政公益訴訟制度己勢在必行,而首當其沖的就是要解決原告資格問題。僅以上述案例為證,對于這樣以實際行為維護公共利益的公民,我們應為之叫好,然而對于訴訟的結果卻不得不感到一絲遺憾,該案例最終以法院認為原告不符合主體資格為由被駁回訴訟。究其原因可以發(fā)現(xiàn):行政機關未能履行或依法履行法定的職責,其行為無疑是可“責難”的,但法院的做法也無可厚非,因為按照我國現(xiàn)行行政訴訟法的規(guī)定,即使行政機關的這種違法或不作為可以屬于人民法院的受案范圍,但當事人與之并沒有直接的利害關系,因而法院否定原告資格在形式上完全合法。殊不知法院這種認為只有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違法侵害的人才具有原告資格的認識,卻在實質上忽略公共利益的存在,關閉了對這些權利的救濟之門。很顯然,這種“直接利害關系人”的理論已經不符合我國法治社會的發(fā)展進程,需要進一步完善和提高。縱觀世界各國行政公益訴訟的發(fā)展史,可以發(fā)現(xiàn)公益訴訟實質上就是原告資格不斷放寬、公民提起行政訴訟的通道越發(fā)暢通的產物。
一、對域外制度的考證。
在西方國家,其公益訴訟制度發(fā)展比較成熟,我國要在立法上確立行政公益訴訟制度,就應當尋求其成功和值得借鑒之處,以促進我國行政公益訴訟原告資格理論和實踐的發(fā)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侵犯商業(yè)秘密罪處罰是怎么樣的
2020-12-13惡意搶注商標該如何
2020-11-23交通事故超過多長時間視為放棄訴訟
2021-03-21擔任安全監(jiān)護人有哪些條件
2020-12-29民事案調解不成怎么辦
2020-11-08工傷期能辭退嗎
2021-01-03如何保障老年人的住房
2021-02-23解除勞動合同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15產品責任法律了解
2021-03-08買了自燃損失險,車輛著火了,就一定能得到賠償..
2021-02-20投保單非親筆簽名引發(fā)糾紛怎么處理
2020-12-17私家車丟失了能否解除保險合同
2021-01-27沒有按時交保費能否得到保險賠償
2020-12-18外國保險公司分公司的總公司變更資本金要提交書面報告嗎
2021-01-17重復保險的規(guī)定有哪些
2021-03-17保險監(jiān)督管理機構有哪些權利
2020-11-29保險公司不作為拒賠合理嗎
2020-11-16保險法釋義第一百一十一條
2020-12-18機動車所有人 管理人未按照規(guī)定投保機動車強制保險的 應當受到
2020-11-21土地承包關系的時限會有什么影響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