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罪行較輕,沒有必要逮捕,對有可能逃避偵查、起訴和審判及其他妨礙訴訟順利進行的,應當采用取保候審。
2.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有期徒刑比管制、拘役更為厲害,可能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罪行較重,如果在采取取保候審時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且沒有逮捕必要時,可以采用取保候審。
3.對應當逮捕但患有嚴重疾病的,或者是正在懷孕、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可以取保候審或監視居住。在逮捕前發現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正在懷孕、哺乳自己嬰兒,不能對其適用逮捕;在逮捕后發現這一情形,應當變更這一強制措施,可以改為取保候審。
4.持有有效護照或者其他有效出境證件,可能出境逃避偵查,但不需要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可以采取取保候審。(《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第37條)
5.需要逮捕而證據還不充足的被拘留人。對已經被依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經過訊問、審查,認為需要逮捕但證據不足主要指就被拘留人所涉及的罪行而言,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但收集到的證據不足以證明其實施了犯罪行為,在拘留期限內收集不到相應證據,需要繼續收集證據的情形。(《刑事訴訟法》第65、133條)
6.公安機關報請批準逮捕或者移送審查起訴,檢察機關做出不批準逮捕或者不起訴的決定,公安機關申請復議、復核期間,公安機關可以將已經羈押的犯罪嫌疑人轉為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
7.不能在刑事訴訟法規定的偵查羈押、審查起訴、一審、二審期限內辦結,而需要繼續查證、審理的案件,其中對被羈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審沒有社會危險性。(《刑事訴訟法》第74條)
8.對于因鑒定時間較長,辦案期限屆滿仍不能終結的案件,自期限屆滿之日起,應當對被羈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變更強制措施,改為取保候審或監視居住(“刑訴法解釋”第81條);
9.第一審人民法院判處拘役或者有期徒刑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判決尚未發生法律效力的,不能立即交付執行。如果被宣告緩刑的罪犯在押,第一審人民法院應當先行作出變更強制措施的決定,改為監視居住或者取保候審(“刑訴法解釋”第355條)。
10.第二審人民法院審理期間,已被逮捕的被告人被羈押的時間已等于或超過第一審法院對其判處的刑期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股權轉讓需要公告45天嗎
2021-03-13婚后動遷屬于誰的財產
2021-01-22兒媳婦有權利住公婆的房子嗎
2020-12-23軍人可以離婚嗎
2021-02-14涉外撫養范圍包括什么
2021-01-29購入固定資產是否交納印花稅
2020-11-08集體所有的不動產和動產包括什么
2020-12-16當事人自行解決交通事故協議書范本是怎樣的
2021-03-16破產重整對外擔保有效嗎
2021-01-21母親的欠條以子女的名義起訴可以嗎
2020-12-17沒撫養過的養母能否主張贍養費
2020-12-20離婚案件中申請查封、凍結、保全夫妻共同財產要不要提供擔保
2021-03-22上海工傷護理費應該誰付
2020-11-30哪些人不能擔任法定代表人
2021-02-23如何確定競業禁止協議的競業限制范圍
2021-01-09自愿加班有加班工資嗎
2020-12-07調崗的規定有哪些
2021-03-23人身保險的被保險人具體是指誰
2020-11-15車險理賠次數與保費有什么關系
2020-12-15交警事故雙方自行調解完保險公司會理賠嗎(交通)
202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