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行政不作為
行政不作為是指行政主體及其工作人員有積極實施行政行為的職責和義務,應當履行而未履行或拖延履行其法定職責的狀態。認為行政不作為是指行政主體未履行具體的法定作為義務,并且在程序上沒有明確意思表示的行政行為。所謂行政中的“不作為”行為,是基于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符合條件的申請,行政機關依法應該實施某種行為或履行某種法定職責,而行政機關無正當理由卻拒絕作為的行政違法行為,亦稱“不作為違法”或“消極違法”行為。
違法的行政不作為可以構成行政侵權。違法的行政不作為是指行政主體有積極實施法定行政作為的義務,并且能夠履行而未履行的狀態。此定義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首先,行政不作為違法必須以行政主體具有法定義務為前提。這種法定義務是法律上的行政作
為義務,不是其他義務。行政作為的義務來源于法律的明確規定,根據中國的行政組織法,各行政機關都有法定職責,同時,也有要求行政機關的履行法定職責時遵守法定程序的義務。在實體上的行政義務,主要是要求行政機關對行政相對人應盡到保護的職責;在程序上的義務,由于中國行政程序法典尚未出臺,行政程序的法定義務主要散見于各單行法律、行政法規及行政規章中,如行政處罰法中規定的行政機關在實施行政處罰過程中的表明身份的義務,告知的義務,聽取申辯和陳述的義務等。
其次,行政不作為違法以行政主體沒有履行法定作為義務為必要條件。行政主體的不履行法定義務表現為,行政主體沒有作出任何意思表示,或不予接受、遲延辦理。如在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面臨人身權、財產權遭受侵害時,具有相應法定職責的行政機關予以拒絕或不予答復。再如行政機關對行政相對方提出的保護人身權和財產權的申請明確表示不履行或雖然未明確表示不履行但超過法定期限仍不履行,即在法定期限內,既不表示履行也不表示不履行。這里的“不履行”不是行政主體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是有履行能力卻故意未履行、延遲履行。
行政不作為的表現形式:
行政“不作為”其表現形式大致有拒絕履行、不予答復、拖延履行,它與行政中“亂作為”一樣,都將可能侵犯或損害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相關法律法規
2020-11-30專有技術侵權糾紛是否適用專屬管轄
2020-11-24人傷事故出院后先去交警大隊還是保險公司
2021-01-12購房定金交多少
2021-01-15保安合同終止要留存多久
2020-12-28實習期自我評價
2021-03-07勞動糾紛多長時間內能去仲裁
2020-11-24勞動糾紛發生后調解期限是多久
2021-03-11人身保險合同和財產保險合同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12保險提醒、說明義務嚴格,保險人說明義務的履行標準是什么
2021-02-10妻子代簽的名這份人身保險合同有效嗎
2021-01-15旅游財物被盜旅行社該賠嗎
2020-12-24保險公估及保險公估人的概念是什么
2020-12-13保險公司的明確說明義務的內容有哪些
2020-12-27探析保險法中的自殺條款(上)
2020-12-05出口產品責任保險賠償案例
2020-11-21對土地承包經營權進行互換的行為是否無效
2020-11-11保障房土地出讓金要怎么交
2021-01-29土地入股怎么分配利息
2021-02-27口頭約定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協議有效嗎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