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隱私權是公民(自然人)所享有的人格權中的一項重要內容,一般情況下是受到法律嚴格保護的。國家官員一方面作為自然人,其隱私權當然應受到法律的保護,但另一方面,國家官員的某些個人生活已成為政治生活的一部分,他們的那些可能影響到政治和公共利益的私人信息理應為公眾所知悉。這就存在有公眾知政權與國家官員隱私權之間的沖突。本文著重對兩種權利沖突的本質進行了分析,并得出這種沖突表面上是權利與權利的沖突,而實質上更多的是權利與權力的沖突的結論。因此,法律應優先保護公眾的知政權,在隱私權的保護上,應將國家官員與一般自然人相區別,給國家官員的隱私權以必要的限制。當然,這種限制并不是完全否認國家官員的隱私權,法律對國家官員的那些與政治生活或公眾利益完全無關的隱私應給予與其他自然人同等的保護。關鍵詞:國家官員;隱私權;知政權;限制;保護隱私權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生活的安寧與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護,不受他人侵擾、知悉、使用、披露和公開的權利。非法侵害他人因私事侵權行為的一種,加害者需要承擔民事責任,重者還可能觸犯刑法,要承擔刑事責任。一般而言,自然人的隱私平等的受到法律的保護①。但是,在特殊情況下,隱私權是要受到限制的。比如,早在本世紀30年代,美國的一個判例即指出,“公職候選人私生活狀況對選民公開,乃為公共利益所需要,在此情況下,該權(即隱私權)并不存在。獻身公共事業,其私人生活殆無法與所從事之事業完全分開者,則該權利不存在?!雹谠撆欣_立的法律原則是:公職人員的某些隱私將受到限制,而進行這種限制的目的是為了公共利益。在此,公共利益的價值高于公職人員的部分隱私利益的價值。在西方國家,國家官員的隱私權因擔任公職而受到限制,已成常理。在我國,近幾年來逐漸增強的法律意識使政府官員發生了一個解決方法上的觀念變化,再加上人們逐漸學會“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人格權的精神和氣氛感染了政府機構和政府官員,這就使得政府官員作為原告以隱私權或其他人格權受到侵犯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的現象時有發生。而我國關于隱私權的法律本身就很欠缺,面對這樣一種現象,就需要對國家官員的隱私權問題進行專門的研究。因為我國公務員制度尚未健全,對國家官員范圍的界定可能不盡一致,本文中國家官員是指在那些按照法律設立、旨在解決公共問題,由公共財政提供經費的機構中的由公共財政支付薪金和制定或執行公共政策的人們,并不局限于《國建公務員條例》所指的公務員的范圍。一、公眾知政權與官員隱私權的沖突及其平衡要談官員得知政權,就離不開公眾得知政權。知政權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知道國家活動,了解國家事務的權利。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有依法向公民和社會公眾公開自己活動的義務。知政權是知情權中最重要的一項權利。根據知政權,作為社會主體的公眾有權了解政府官員,尤其是政府高級官員的出生、年齡、學歷、經歷、道德、能力等情況。而政府官員,尤其是高級官員,他們首先應是社會生活中道德的模范遵守者,對一般公民起表率作用。但一些行為背景不佳、或財產來歷不明、品行不端的政府官員有希望借隱私權來隱瞞其身上的污點。這時候發,就會產生知政權與官員隱私權之間的矛盾與沖突。要解決這一問題,首先應對沖突的本質進行分析,然后再根據利益的大小予以平衡和解決。(一)對公眾知政權與官員隱私權沖突本質的分析只有正確理解問題的本質,才能正確的處理問題。我們對公眾知政權與官員隱私權沖突的理解,影響到我們對這種沖突的處理。當法律側重于保護公眾的知政權時,國家官員的隱私就有可能受到侵害;相反,當法律側重于保護國家官員的隱私時,可能對公眾的知政權加以限制,公眾利益就有可能受到損害。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資糾紛找什么部門
2020-12-18民事訴訟立案后多長時間開庭需要收費嗎
2020-12-03一首歌的版權費是多少
2020-12-15交通事故傷殘鑒定申請書怎么寫的
2021-01-29土地租賃合同糾紛如何處理
2021-01-26父母離婚后孩子姓氏問題
2021-02-01軍婚怎么樣才能離婚
2021-01-12協議離婚需要什么手續
2021-02-17個人可以做傷殘鑒定嗎
2021-03-09道路交通事故賠償司法解釋
2021-01-26拆遷賠償房產能否抵押貸款
2020-12-28申訴和再審不是一回事嗎
2021-02-12小孩在超市受傷,超市一定要負責任嗎
2020-12-02學生體育課后猝死學校承擔責任嗎
2021-02-14如何書寫開發房地產協議書呢
2020-11-25住房補貼向誰發放
2021-01-14患病職工合同期已滿可以終止勞動合同嗎
2020-11-17保險的特征有哪些
2020-12-28重復保險出險后能獲得超額賠償嗎
2020-12-16構成保險利益應當具備什么條件
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