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財產有必要進行公證嗎
自從新的婚姻法頒布實施后,法律已明確地對夫妻雙方婚前個人財產作了詳細的規定,任何一方的婚前財產均屬于個人財產,不會因結婚而逐漸轉化成夫妻共同財產。
因此,為婚前財產權屬辦理公證,已沒有必要。
但現在仍經常有當事人要求對婚前財產辦理公證,證明屬于個人所有,象這種情況,我們都只是提醒當事人保存好證明該財產屬于婚前財產的證據,不需公證,不過如果婚前本來就是共同出資購房,那么還是要辦理財產約定公證后才能屬于夫妻共有。
我國法律規定婚姻從登記之日產生效力,如果雙方已經登記結婚,即使沒有舉行儀式,在此期間購房,如果是一方出資,還是辦理夫妻財產約定的公證才是出資方個人的財產。
根據2001年4月28日新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18條規定,一方的婚前財產為夫妻一方的財產,即你婚前取得的房屋屬于個人財產。
2001年12月27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19條規定:“婚姻法第18條規定為夫妻一方的所有的財產,不因婚姻關系的延續而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
比如,婚前個人按揭買下的房產,即使婚后共同還貸,按照新婚姻法以及司法解釋的規定,如果沒有約定,在分割時當然認定為婚前個人財產。共同還貸的部分,由所有者按照份額予以退還。房產增值的部分,當然由所有者享有。這應當是原則。法官當然也可以按照司法解釋的規定,對于困難的一方判決所有者予以幫助、補償。但是這并不是對共同財產的分割。
如果父母出資為子女購房,而此時子女已經結婚,父母希望出資所購房屬于自己子女所有而子女的配偶并不享有權利,那么要在購房前到公證處辦理贈與公證,將購房所需資金贈與自己的子女個人所有,然后子女以此資金購房才屬于子女個人所有。(不過子女必須舉證,證明購房資金全部是由父母贈與無配偶出資)。
或者父母購房時就以自己為產權人,然后通過贈與或者遺囑的方式指定贈與子女個人所有或者在子女繼承后屬于子女個人所有。
相信經過上面的講解,好多朋友明白了新婚姻法中關于婚前財產的規定,在現實生活中能更準確的運用法律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簽訂房屋拆遷補償協議應該注意什么
2020-11-24使用單位應當對什么特種設備及時予以報廢
2021-03-02主債務部分還清抵押權如何處理
2021-01-14交通事故鑒定費和訴訟費還誰承擔
2020-12-06酒駕肇事逃逸如何處罰
2020-11-11小區樓頂使用權歸屬誰
2021-03-16個人征信失信會影響子女嗎
2020-11-09反抗家暴錘殺丈夫,法院會輕判嗎
2021-02-19勞務外包的賬務處理如何進行
2020-11-29飛機行李延誤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01家庭財產保險條款
2020-12-02詳解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賠償費用問題
2020-11-26旅行社對被撞傷游客當否負連帶責任
2020-12-04工資中繳納失業保險的份額是多少
2021-01-02投資型保險合同解除后,保單現金價值歸誰所有
2021-02-10保險利益原則是什么
2021-01-29《人身保險新型產品信息披露管理辦法》有關條文的細則釋義
2021-03-01復效
2020-11-14土地轉讓違法所得使用權的表現形式是什么
2021-03-03模擬拆遷簽約率達不到就不拆了嗎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