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合同法》第一百零一條和《提存公證規則》第五條的規定,公證處可以在下列條件下受理提存公證:1、債權人無正當理由拒絕或延遲受領債之標的的;2、債權人不在債務履行地又不能到履行地受領的;3、債權人不清、地址不詳,或失蹤、死亡(消滅)其繼承人不清,或無行為能力其法定代理人不清的;4、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這百來字,大致規定了提存公證的具體受理條件。但是在實踐中,如何確定“無正當理由”、“不在債務履行地又不能到履行地受領的”以及“地址不詳”,卻沒有統一的認識。畢竟具體情況千差萬別,對于這種條件如果設定的太死,可能會漏掉許多應當保護的利益,反而不妥。而在現實中,的確是有些債權人惡意逃避受領債之標的的義務,而債務人卻難以取得對方違約的證據,從而使自身處于一個在訴訟中較為被動的地位。我們的《民事訴訟法》在處理這類問題的時候,都采取了程序主義的思路。比如《民事訴訟法》第七十九條對于受送達人拒收訴訟文書的規定:“受送達人或者他的同住成年家屬拒絕接收訴訟文書的,送達人應當邀請有關基層組織或者所在單位的代表到場,說明情況,在送達回證上記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達人、見證人簽名或者蓋章,把訴訟文書留在受送達人的住所,即視為送達。”第一百二十九條對于拒不到庭者的處理:“原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訴處理;被告反訴的,可以缺席判決。”這兩條都是基于當事人無正當理由拒不配合訴訟程序,為避免訴訟程序過于延遲以致于可能會危及對方當事人的利益而采取的折衷辦法。
本人以為,我們在受理清償性提存公證時,也可以引進民事訴訟法的這種思路,以公證程序首先對債務人履行義務的意愿和事實予以確認。具體而言,對于以下三種情況,我們可以建議債務人首先履行送達程序,即向債權人、或其住所地、經常居住地或債權人自己提供的地址送達《催告函》。告知債權人應當在合理的期限內受領債之標的,或者,向公證處告知拒絕受領債之標的的正當理由,否則,債務人將依法辦理提存公證,消滅債的效力。這三種情況是:1、債權人無正當理由拒絕或延遲受領債之標的的;2、債權人不在債務履行地又不能到履行地受領的;3、債權人地址不詳。如果在合理期限內,債權人繼續無正當理由拒絕受領債之標的或者延遲受領債之標的的、或者仍然杳無音訊的;因債權人自己提供的地址不詳導致被送達函件被郵局退回的,公證處則可以依法受理提存公證。
而對于以下兩種情況,公證處則可以區分情況要求當事人首先提供保證書、承諾書:1、債權人不清、2、債權人失蹤、死亡(消滅)其繼承人不清,或無行為能力其法定代理人不清的。這兩類情況在現實中一般表現為原有多個債權人的,因其內部矛盾、糾紛互不配合,導致債務人無法恰當的履行債務。如果確實基于這種情況,公證處可以要求債務人承諾,一旦公證處根據債務人向債權人送達的《通知函》設定的條件支付提存標的,所產生的風險和后果由債務人自行承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征地拆遷是否屬于行政訴訟
2021-01-14公司減資股東是否承擔補充責任
2021-01-15虛擬貨幣是什么
2021-03-15暴力催收報警有用嗎
2020-12-17買房交了定金怎么寫收據
2021-03-05有限合伙人的財產份額可以繼承嗎
2021-02-28代拍協議范本
2021-01-315年后的房產贈與還要交稅嗎
2021-01-06為什么要簽訂勞動合同?
2020-11-24工傷待遇未解決勞動關系是否存續
2021-03-10各類保險公司償付能力額度主要包括哪些
2021-03-11什么是壽險投保十項須知?
2021-03-02怎么解決交通事故兩方受傷賠償的問題呢
2020-12-03投保人對被保險標的不具有保險利益保險合同無效嗎
2020-11-17保險條款應當合理解釋
2021-03-22完善保險合同告知義務制度的思考
2021-01-22本案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無效嗎
2020-12-12朱某借車給同事吳某,借車發生事故能要求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1-03-05什么是健康保險
2020-12-03車禍一方保險怎么賠償
202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