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夫妻雙方的離婚糾紛解決,若雙方能就離婚本身、財產分割、子女撫養等事項達成一致協議,則可以選擇以下方式辦理離婚手續:
1、根據2003年8月8號國務院頒布的《婚姻登記條例》內容,辦理離婚登記的內地居民可帶上戶口簿、身份證、結婚證及離婚協議書到一方當事人常住戶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記機關辦理。這種辦理前提是雙方已簽署好離婚協議,其法律后果是通過行政手段使離婚效力得到國家機關認可,其離婚協議對雙方均有約束力,但在日后若一方不履行離婚協議,則另一方需重新到人民法院起訴,經過人民法院審理后再作出判決,才能督促當事人履行,若一方當事人仍不履行的,則只能申請人民法院就判決書的內容申請強制執行離婚糾紛解決。
2、雙方以一方為原告,另一方為被告,雙方帶上身份證、結婚證、起訴書與離婚協議書一同到人民法院辦理,這種方式同樣也是協議離婚,手續也較簡便,但會經過人民法院開庭審理,記錄并填寫有關表格,最終人民法院會收回結婚證,出具民事調解書,該文書是具有司法效力的法律文書,等同于離婚證和離婚協議書的綜合,但比離婚協議書具有更高的法律效力,雙方必須自學履行,不得上訴。如果一方不履行該文書內容,另一方可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不必再經過訴訟解決離婚糾紛解決。
因此,上述兩種協議離婚方式的優劣一比較就明白,當事人可根據自己的婚姻狀況和財產狀況作出選擇離婚糾紛解決的方式。對于第二種離婚糾紛解決方式一般婚姻當事人可能不太熟悉,也可委托一位律師辦理,該代理費用也較低,若雙方爭議財產較多,或需要離婚后逐漸分割完畢,建議當事人選擇這種法律保障力度較高的離婚糾紛解決方式。
若雙方對離婚本身、財產分割、子女撫養其中一項或幾項爭執不下,無法達成一致意見的,只能選擇一方起訴到人民法院,通過人民法庭開庭審理后,下達民事判決書來解決。任何一方可以對一審判決書提起上訴。這種方式耗時耗力,對雙方當事人的傷害較大,建議慎重為之。
相關法律知識:
離婚手續辦理流程
一、離婚手續辦理流程分為協議離婚和訴訟離婚兩種:
協議離婚是指夫妻雙方自愿解除婚姻關系,就離婚相關問題(子女撫養、財產分割、債權債務等)達成一致意見,向民政局申請離婚登記,由民政局頒發離婚證解除婚姻關系。
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則必須選擇訴訟離婚:
1.只有一方要求堅決要求離婚的
2.雖然雙方同意離婚但未就子女撫養、財產分割、債權債務等問題達成一致意見的
3.一方當事人或雙方當事人是限制民事行為或無民事行為能力的
4.未在國內辦理結婚登記的
5.雙方或一方無法回戶口所在地親自辦理的
二、在離婚手續辦理流程中如何辦協議離婚手續?
1.準備相關證件
戶口本、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結婚證(原件及復印件)
外籍人士、港澳臺胞在我國辦理協議離婚則需提供以下文件:本人的有效護照或香港、澳門、臺灣地區的有效身份證件,港澳臺胞還需提供來往內地通行證或回鄉證等有效旅行證件
2.準備相關材料
兩張兩寸單人近期半身免冠照片,雙方簽署的離婚協議書(免簽名,一式三份),在離婚協議書里面,必須明確說明雙方是自愿離婚,并且雙方已經就子女撫養、財產分割等問題達成了一致意見,否則該離婚協議書是無效的。
3.夫妻雙方共同、親自到一方當事人常住戶口所在地的民政局辦理離婚手續。
4.民政局工作人員經查證情況屬實后,收回結婚證,發給離婚證。
三、訴訟離婚手續如何辦?
1.聘請律師咨詢
2.原告(提起離婚的一方)向法院遞交起訴書
3.同意立案
4.開庭審理
5.判決離婚
四、離婚手續辦理流程的協議離婚和訴訟離婚的比較:
協議離婚和訴訟離婚相比,協議離婚具備省時、省錢的優點,但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
1.民政局協議離婚所備案的離婚協議書,不具有法律強制效力;
2.協議離婚常常留有隱患,離婚后容易因離婚協議的內容得不到履行引起財產分割等方面的糾紛。
訴訟離婚有律師、法官的專業法律水平保障,對調解書的每一條款都會逐條進行審查,并確保能夠強制執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違法注冊資本金行政訴訟時效
2020-11-17什么時候進行專利申請復審
2020-12-30夫妻離婚后,未與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是否還有監護權
2021-01-12什么叫做婚姻自由
2020-11-12以限制離婚自由為條件的協議為什么無效
2021-01-18哪些情形視為存在勞動關系
2021-01-04退役軍人的傷殘撫恤金可以代領嗎
2021-03-15合同債權最常見的風險有哪些
2021-01-30擔保合同的主合同是什么
2021-03-16違法建筑買賣合同可否應予受理
2021-03-03交通事故全責無力賠償怎么處理
2020-11-17如何避免租房定金糾紛
2020-12-15單方解除合同的注意事項
2021-02-17實習協議有效力嗎
2021-02-17雇傭關系受傷怎么賠
2020-12-11勞動糾紛案件申訴流程
2020-12-06如何選擇定期壽險或終身壽險
2020-12-22買重疾險的相關解析
2021-02-16產品責任的主體有哪些
2020-12-15保險欺詐有哪些情形
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