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救濟的作用
一是解決行政糾紛,實施權行政救濟是公民、或者其它組織認為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造成自己合法權益受到損害,請求有關國家機關給予補救的法律制度。行政救濟的作用在于一是解決行政糾紛,實施權利救濟,各級政府在對社會經濟和文化領域里實施大量的行政管理過程中,由于法律、政策、資源、執法人員素質等方面的因素,難免會出現一些違法或不當的行政行為引起爭議,實施行政救濟制度,通過法定的程序,使爭議最終獲得解決,使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得到保護。
二是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政,行政救濟是國家有權機關根據憲法和法律的授權,通過審理個別具體行政案件的形式,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職權。
三是貫徹落實憲法賦予公民的權利,我國憲法第4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對予任何國家要機關提出申訴、控告或者檢舉的權利,建立行政救濟制度,使公民有主張權利的途徑。
實施行政救濟的目的在于將損害回復到未受損害時的情形,行政權力侵犯公民權利所承擔責任的方式,也就是實施行政救濟的表現方式有兩種。
一是程序上的救濟方式。是對違法或不當的行政行為本身采取行政補救措施,結束違法或不當的狀態,使行政機關作出的行政行為符合法律規范,這是對行政行為本身的救濟,方式有撤銷、變更、責令履行行政行為等。
二是實體上的救濟方式。是針對違法或不當的行政行為造成的結果實施的救濟,也就是對后果給予補救,它以損害的實際發生為前提;其方式主要有賠償、補償等,此外也可以恢復原狀,返還財產,賠禮道歉等方式。
行政復議是建立在基礎上的一項行政救濟制度,1999年我國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該法是在1990年國務院頒布的《行政復議條例》基礎上修改而成的,它既是對近十年來行政復議實踐進行了總結和完善,也是在行政救濟方面進行了有益的嘗試和突破,與《行政復議條例》相比較,《行政復議法》有許多新進展和新突破,它的顯著特點:
一、是明顯擴大《行政復議法》與《行政復議條例》相比,最突出的一個特點就是明顯擴大了行政復議的范圍,行政復議法是通過兩種方式擴大行政復議范圍的;
二是擴大行政復議法所保護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權利范圍。進入行政復議范圍的具體行政行為明顯擴大《行政復議條例》將復議機關受理的行政爭議案件列舉為九項,其中主要包括因行政處罰,行政強制措施,侵犯經營自主權行為,拒發許可證執照,拒不履行,拒不發放撫恤金,違法要求履行義務,其他侵犯人身權、財產權的具體行政行為引發的爭議。同時,又列舉了復議機關不予受理的四項行政行為引起的爭議。
《行政復議法》與《行政復議條例》相比,擴大了行政復議范圍,主要表現在增加了幾類可以申請行政復議的具體行政行為,擴張解釋了幾類可以申請復議的具體行政行為。
《行政復議》擴充解釋或增加的具體行政行為是:
1.將行政處罰行為種類按《行政復議條例》作了擴充解釋,增加了警告、沒收違法所得、暫扣許可證、執照和幾類處罰行為;
2.增加了一條關于行政機關變更、中止、撤銷許可證、執照、資質證、資格證引發的爭議屬于行政復議范圍的規定;
3.增加了行政確權行為屬于行政復議范圍的規定;
4.增加了行政機關變更或者廢止農業承包合同行為屬于行政復議范圍的規定;
5.增加了行政機關沒有發放有關費用屬于行政復議范圍的規定。這里有關費用包括金、最低生活保障費等;
6.增加了對其他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合法權益可以申請行政復議的規定。
很明顯按照《行政復議條例》的規定,對于上述行為是不能申請復議或未明確規定可以申請復議的,《行政復議法》將它們明確納入行政復議范圍是一個十分顯著的變化,它將行政復議的監督和救濟范圍大大擴展了。《行政復議法》啟動了對抽象行政行為的監督審查權《行政復議法》的頒布,標志著我國行政監督救濟制度進入了一個新發展階段,特別是關于抽象行政行為的審查制度,對于加強和完善我國行政監督救濟制度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裝修死亡事故怎么賠償
2021-03-14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農村集體土地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
2021-03-09股權激勵可否抵押擔保
2021-02-20銀行卡被公安凍結銀行能解除嗎
2021-01-09再婚老人遺產糾紛相關內容
2020-11-20被撫養人生活費的計算
2020-12-25宣告死亡的申請人范圍
2020-11-22著作權案件訴訟費用如何繳納
2021-03-03傷殘鑒定程序怎么辦理?
2020-12-17拒收事故認定書怎么處理
2021-01-14父親被判刑可以申請變更撫養權嗎
2020-12-19怎樣寫離婚證據目錄范本是怎么樣的
2020-12-23婚前協議公證費用
2021-02-16經辦人要承擔合同的責任嗎
2021-03-14政府政策可以構成情勢變更嗎
2021-03-13因土地糾紛可以報警嗎
2021-01-30拆遷安置協議書怎么寫
2020-11-16如何保障老年人的住房
2021-02-23勞動合同、勞務合同和聘用協議書的區別
2021-01-10疫情期間不上班工資如何支付
2020-12-29